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饬的意思、敛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饬的解释

犹整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敛飭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啟之大略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敛饬(liǎn chì)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典雅的复合词,由“敛”和“饬”二字组合而成,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主要表示行为举止的庄重、严谨与自我约束。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敛(liǎn)

    • 本义为收束、约束,引申为克制、节制言行。如《说文解字》:“敛,收也。”
    • 在行为层面强调收敛放纵之心,体现自我规训的态度。
  2. 饬(chì)

    • 本义为整顿、整治,引申为严谨端正。《说文解字》:“饬,致坚也。”段玉裁注:“饬者,修整严肃之意。”
    • 常用于形容仪容、行为的整饬有序。

二、合成词释义

敛饬指通过自我约束使言行、仪态庄重得体,强调内外一致的严谨态度。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汉书·张敞传》:

    “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然敛饬容仪,举动有节。”

    → 描述张敞虽严厉但仪态庄重,行为合乎礼法。

  2. 《礼记·曲礼上》郑玄注:

    “君子慎独,敛饬其身以俟天命。”

    → 强调君子独处时仍需自我约束,保持端正。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方向 差异点
敛饬 行为与仪态的双重约束 突出“收敛+整饬”的主动性
端庄 外在仪态的稳重 少强调内在克制
矜持 言行拘谨、保守 含刻意保持距离的意味

五、现代使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正式场合中人的得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汉书》(中华书局校勘本)
  4. 《礼记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5.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文献版本信息供学术溯源,具体内容可查阅权威出版社刊行本。)

网络扩展解释

“敛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整理、约束或使其端正,常用于形容仪表、行为或文字的严谨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 敛:意为收束、约束(如“敛容”指收敛表情);
    • 饬:意为整顿、使整齐(如“整饬纪律”)。
      组合后表示通过约束自身或事物,使之变得端正、有条理。
  2. 引申含义

    • 形容仪表、行为:指仪态端庄、举止谨慎,例如“敛饬入规”强调符合规范。
    • 形容文字或文章:用于描述文风简洁严谨,如《文心雕龙》中提到“敛饬入规”,指奏启类文体需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使用场景


出处与示例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相关文献(如《文心雕龙》)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核八际抃舞拨乱反正不法之徒层崄昌兴充格丑逆窜斥惮直吊床凋零番鸭风缀负魂该辅鲠怅光勋桂姜洪饮花管忽慌火中取栗贱才交谊舞解吸鯨猾金机金锁甲就义擂击乐员马韩南航北骑嫩手巧不可阶情踪穷猿失木曲里拐弯如雨散伙三精申挺恃才放旷十拷九棒手工艺受教叔度陂遡波条例外制王邸往甯嵬琐五家五味神相思木肖翘夕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