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耨達池的意思、阿耨達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耨達池的解釋

梵語Anavatapta的譯音。意譯為“無熱惱”。池名。 唐 代稱為 無熱惱池 。此池在五 印度 北, 大雪山 北 香山 南,二山之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宋 陳善 《扪虱新話·司馬遷班固言河出昆侖》:“佛書説…… 雪山 在 中天竺國 ;正當南閻浮提之中,山最高頂有池,名 阿耨達池 ,池中有水,號八功德水,分派而出,遂有青黃赤白之異,今 黃河 蓋其一派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中》:“寶山在 大雪山 北,上有 阿耨達池 ,東從牛口流出 殑伽河 ,入東南海,南從象口流出 信度河 ,入西南海,西從馬口出 縛芻河 ,入西北海,北從獅子口出 從多河 ,入東北海,潛流地下出積石,為中國 河 源。按 河 源出 撤敦腦兒 阿耨達池 ,即 星宿海 也,浮屠氏言此非誕矣。” 明 唐順之 《雪詩和蘇韻》之十:“ 蔥嶺 未消 阿耨 水,珠林忽散鬘陀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阿耨達池”是佛教經典與古代地理文獻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詞源與基本含義
該詞源自梵語“Anavatapta”(音譯阿耨達),意為“無熱惱”或“清涼池”。在佛教中,它被描述為閻浮提(南贍部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象征純淨無染的境界。

2. 地理特征
據《大毗婆沙論》和《俱舍論》記載,阿耨達池位于大雪山(今喜馬拉雅山脈)以北、香醉山(推測為岡仁波齊峰)以南,池周八百裡,池水清澈,四周圍繞金、銀、琉璃、水晶等珍寶裝飾的堤岸,并有龍王居于池中。

3. 河流發源
池水向東、南、西、北分别流出四條大河:

4. 文獻記載
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其為“阿那婆答多池”,宋代陳善的《扪虱新話》也引用佛教典籍,将其與黃河源頭相聯繫。

5. 引申含義
在漢語成語中,“阿耨達池”被引申為形容學問或智慧如池水般深廣無垠,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與原始佛教地理概念有所區别。

注:不同文獻對阿耨達池的具體位置存在争議,現代學者多認為其屬于佛教宇宙觀中的理想化地理概念,而非實際存在的水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大唐西域記》或佛教《大藏經》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耨達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佛教中的浩渺廣闊的大池塘。它的拆分部首是水部和甲部,共有19個筆畫。阿耨達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經典《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其中提到了阿耨達池作為佛陀的一種比喻。 阿耨達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阿耨達池的漢字寫法與今天相差不大,仍然保留着水部和甲部的結構。 以下是一個關于阿耨達池的例句:佛陀在禅定中與衆生心靈相通,如同阿耨達池中的漣漪一樣擴散開來。 與阿耨達池相關的組詞可以有:阿耨達,大池塘等。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廣闊、遼闊來代替阿耨達池。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阿耨達池相對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