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了佻的意思、了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了佻的解釋

懸物貌。《方言》第七:“ 燕 趙 之郊縣物於臺之上謂之佻。” 晉 郭璞 注:“了佻,懸物貌。”詳“ 了鳥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了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懸物貌,即物品懸挂的狀态或樣子。最早見于《方言》第七卷:“燕趙之郊縣物於台之上謂之佻”,晉代郭璞注釋為“了佻,懸物貌”(、、)。

  2. 構詞解析

    • “了”:此處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助詞,而是指鈎環等用于懸挂的器物。
    • “佻”:單獨使用時意為輕佻、不莊重(、、),但在“了佻”中與“了”組合後語義轉為具體動作。

二、引申與演變

  1. 從器物到抽象
    陳獨秀在《小學識字教本》中指出,由于懸挂常用鈎環(“了佻”),後衍生出了結、了當等抽象含義,并進一步演變為表示動作完成的語助詞。

  2. 可能的誤用或引申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作為成語,解釋為“形容人輕浮、不穩重”(發音liǎo tāo)。這一用法可能源于對“佻”字單獨含義的附會,但缺乏古代文獻佐證,需謹慎對待。

三、發音與争議

四、使用建議

  1. 優先語境:在涉及古代漢語或方言研究時,建議采用“懸物貌”的本義。
  2. 謹慎對待引申義:若需使用“輕浮”含義,需明确标注為現代引申義,并注意語境適配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方言》《爾雅》等古籍,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了佻的意思

了佻(liǎo tiāo)是一個描述人行為的詞語,形容人輕浮、浮躁的性格和行為舉止。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了佻由“亼”(人)和“果”(木)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了佻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既有漢字含義的發展演變,也可能受到外來語的影響。因此,無法确定其确切來源。

繁體字形式

了佻的繁體字形式為「瞭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了佻在古代的寫法為「瞭佻」。

例句

1. 他的了佻舉止常常讓人感到不舒服。

2. 這位女士過于了佻,一點都不穩重。

組詞

了缺(liǎo quē):形容人沒有耐心,容易厭煩。

近義詞

輕浮、不穩重、浮躁

反義詞

穩重、沉穩、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