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秉牍的意思、秉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秉牍的解釋

手持簡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秉牘以驅齡,灑翰以伐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秉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ǐng dú,其核心含義為手持簡牍,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由“秉”(手持、掌握)和“牍”(古代書寫用的木簡或公文)組成,字面指手持簡牍,多用于描述處理文書的行為。

  2.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其可引申為掌握權柄、主持事務的官吏,象征處理公務的權威性(如審判、管理),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出處與例句


補充說明


權威性參考

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閱《文心雕龍》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秉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秉牍(bǐng dú)是一個具有古代漢字特色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執掌文牍”,也可以解釋為“掌握文書”的意思。在古代,秉牍是指掌管文書的人,或指掌握文書權的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秉牍》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禾”部和“牛”部。其中,“禾”部位于左邊,”牛“部位于右邊。根據部首的組成可以知道 “禾”代表着”禾谷“,是農作物的意思,“牛”代表着牛,是一種家畜。 來源和繁體: 《秉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代,文書的管理非常重要,秉牍一詞就是由“秉”和“牍”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秉”和“牍”的形狀和簡體字相似,隻是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不同。《秉牍》這個詞在古代,通常使用古文的寫法。具體書寫方式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基本上符合文字書寫的規範。 例句: 1. 他秉牍之力,務使國家文書整理有序。 2. 這位官員為國家文書的秉牍之責,付出了很多努力。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秉牍》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比如“秉公牍法”(執掌公正的文書法律),“秉筆直書”(僅憑筆記而不作修飾地寫),等等。 其近義詞可以是“執文”的意思,反義詞可能是“廢牍”(不執掌文書,或文書廢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