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邋遢的意思、邋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邋遢的解釋

(1) [slovenly;dirty;dowdy;sloppy]

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鞭瘦馬。——王子一《誤入桃源》

(2) 如:邋遢(肮髒;不整潔)

詳細解釋

(1).行路貌。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瘦馬。” 明 屠隆 《昙花記·從師學道》:“我兩人邋遢雲遊,止求衣食,豈能度人?” 端木蕻良 《鄉愁》五:“忽然是房東邋遢鞋聲,在窗戶底下走過。”

(2).鄙陋糊塗。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五·諺語解》:“邋遢,《海篇》雲:行歪貌。借為人鄙猥糊塗意也。” 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三折:“好笑那 田 家翁做人來真邋遢,困騰騰像半死的蝦蟆。”《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憑你是個 龔遂 、 黃霸 這等的循良,也沒處顯你的善政,把那邋遢貨薦盡了,也薦不到你跟前。”

(3).肮髒;不整潔。《快心編三集》第八回:“若像邋遢的婦女,頭毛未必便黃,隻因不掠不梳,塵垢蓬鬆。”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他不大好幹淨,可是那都因為他沒有結婚,他若是有個太太招呼着他,他必定不能再那麼邋遢了。”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你這個邋遢貨,比蒼蠅還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邋遢”(lā ta)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形容人或環境不整潔、不修邊幅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2. 詞源考據 最早見于元代李文蔚《燕青博魚》雜劇:“穿着這虼螂皮,怎比那鴛鴦帳。你兄弟邋遢的隻是這等怕婆羅”,原指衣物粗糙破舊,後逐漸演變為形容不整潔。

3. 使用場景

4. 近義詞對比

5. 文化内涵 在傳統語境中常帶貶義,但現代網絡用語中衍生出“邋遢美”等反諷用法,如影視作品中故意設計的慵懶造型。方言中另有發音變體(如吳語讀作la thah),部分地區保留古義“拖沓緩慢”的用法。

使用注意:該詞較為口語化,正式文書建議替換為“不整潔”“淩亂”等中性表述。對他人的形容需注意語氣,避免冒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邋遢

邋遢,可以解釋為衣冠不整、懶散不修的樣子。在日常生活中,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形象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邋遢的部首是⻉(艹),共有13個筆劃。

來源

邋遢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這本古代文字學著作中,意味着穿着不整潔或不整齊。邋遢之所以稱為成語,是因為在過去的文化中,人們非常重視衣着整齊的禮儀。

繁體

邋遢在繁體字中寫作『邋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邋遢的寫法為『鞡』,表示被束縛、不舒服或不整潔。

例句

1.他平時衣着邋遢,給人留下了不修邊幅的印象。

2.這個房間一片邋遢,看起來就像是被人棄置已久。

組詞

邋遢沒有特定的組詞,但可以與一些形容詞一起使用,例如:非常邋遢、特别邋遢等。

近義詞

邋遢的近義詞有懶散、不修邊幅、不整潔等。

反義詞

邋遢的反義詞有整潔、幹淨、整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