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醪俎的意思、醪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醪俎的解釋

指酒肉祭品。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湘 設席感動,置醪俎再拜以奠。”一本作“ 醪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醪俎"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的祭祀禮儀密切相關。根據權威漢語詞典的釋義,該詞可解析如下:

  1. 字義構成與基本含義:

    • 醪 (láo):本義指未經過濾、帶有酒糟的濁酒,後泛指酒類。《說文解字》釋為“汁滓酒也”。在祭祀語境中,“醪”特指用于獻祭的酒。
    • 俎 (zǔ):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用來盛放牲體(如牛、羊、豬)的禮器,形狀多為長方形,有四足。也指切肉用的砧闆。
    • 醪俎:組合起來,“醪俎”指古代祭祀時盛放酒和牲肉的禮器。它代表了祭祀活動中供奉給神靈或祖先的兩種重要祭品——酒和肉(牲體),是祭祀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器具組合。其核心含義在于指代用于盛放酒類祭品和牲體祭品的禮器。
  2. 引申與象征意義:

    • 由于“醪俎”直接關聯到最核心的祭品(酒與肉牲),它在文獻中常被用來象征整個祭祀活動或祭祀禮儀本身。例如,在描述祭祀場面莊嚴肅穆或強調遵循古禮時,可能會提到“陳醪俎”或“奉醪俎”。
    • 它也代表了對神靈或祖先的供奉與敬意。
  3. 典籍用例佐證:

    • 雖然“醪俎”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但在古代文獻,尤其是描述祭祀、禮儀的典籍中可見。例如,《詩經》等經典中雖未必直接出現“醪俎”一詞,但其中描述的祭祀場景(如“清酒既載,骍牡既備”)正是“醪俎”所承載内容的體現。後世文獻在追述古禮時,會使用此詞。
  4. 現代認知:

    • 在現代漢語中,“醪俎”已基本不再使用,屬于典型的古語詞。理解它主要依靠對“醪”和“俎”兩個單字古義的掌握,以及對古代祭祀文化的了解。它在現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閱讀和理解古代文獻,特别是涉及禮儀、祭祀的文本時。

權威來源參考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醪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o zǔ,由“醪”(濁酒)和“俎”(祭祀禮器)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祭祀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

2.出處與用法

3.結構與延伸

“醪俎”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專有詞彙,體現了酒與肉作為祭品的傳統形式。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或具體用例,可參考《玉壺清話》等宋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靉靉白獸門擺陣迸竄博藝觸諱刺網大設設電速蹀舞都陸多普勒效應發皇鳳舸剛日更徙觥爵構煽貫鬥才官營浩穣河公懷真畫中人慧巧降恕勦竊轇軋靜亂井斜稽陟絕情軍府堪笑浪客阆苑蓮唱連巒淪波舟論亢木槿能忍自安泥浕女先蓬弧批審青雲客礽孫骟馬山幽設喻攝詟四肢百體俗心湯粥貪賴添麻煩硪築無頓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