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俎的意思、醪俎的詳細解釋
醪俎的解釋
指酒肉祭品。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湘 設席感動,置醪俎再拜以奠。”一本作“ 醪酒 ”。
詞語分解
- 醪的解釋 醪 á 濁酒。 〔醪糟兒( 〔醪醴〕中藥劑型之一,即藥酒。 醇酒。乷 )〕江米酒。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俎的解釋 俎 ǔ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祭祀,崇奉)。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闆:刀俎(刀和砧闆)。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醪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o zǔ,由“醪”(濁酒)和“俎”(祭祀禮器)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祭祀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
- 基本含義:指酒肉祭品,特指祭祀時供奉的酒與肉類食物。
- 單字解析:
- 醪(láo):本義為未過濾的濁酒,引申為酒類祭品。
- 俎(zǔ):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禮器,多用于放置肉類。
2.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宋代文瑩《玉壺清話》卷十記載:“湘設席感動,置醪俎再拜以奠。”,描述祭祀時擺放酒肉祭品的場景。
- 語境:多用于描述傳統祭祀儀式中的供奉行為,強調對神靈或祖先的敬意。
3.結構與延伸
- 構詞特點:二字均為左右結構,屬于偏正式合成詞,通過“醪”與“俎”的搭配,直接體現祭品内容與承載器具的關系。
- 現代應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相關研究。
“醪俎”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專有詞彙,體現了酒與肉作為祭品的傳統形式。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或具體用例,可參考《玉壺清話》等宋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醪俎》的意思
《醪俎》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用糯米或黍米釀造的酒,古人常用它來祭祀祖先或者舉辦宴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醪俎》的部首是酉,并且它的拼音是láo zǔ。它由16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醪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記·祭義》一書中。它是從古代祭祀文化中衍生出來的,用來表示特定的祭祀酒食。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醪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醪俎》為例,古時候它的寫法是“酪魚”,“俎”在字形上由“魚”字構成。
例句
1. 祭祀儀式上,要陳列豐盛的醪俎,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2. 主人請客時,總是備上一壺醪俎,讓來賓品嘗。
組詞
酪飲、醪盛、醪糟、酒宴、斟酌
近義詞
祭酒、美酒、佳釀、美酒佳肴
反義詞
清水、素飯、素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