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的意思、醪糟的詳細解釋
醪糟的解釋
[fermented glutinous wine] 江米酒
詳細解釋
見“ 醪醩 ”。
詞語分解
- 醪的解釋 醪 á 濁酒。 〔醪糟兒( 〔醪醴〕中藥劑型之一,即藥酒。 醇酒。乷 )〕江米酒。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糟的解釋 糟 ā 做酒剩下的渣子:酒糟。糟粕(亦喻無價值的東西)。糟蛋。糟糠之妻(指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腐朽,腐爛:糟爛。糟朽。 壞:事情辦糟了。糟糕。 作踐,損害:糟蹋。糟踐(“踐”讀輕聲)。 好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醪糟”的正确讀音為láo zāo(音同“勞遭”),是由糯米經酒曲發酵制成的一種傳統食品,又稱酒釀、甜酒、米酒等。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字詞解析
- “醪”:本義指未過濾的濁酒,包含酒液和酒糟的混合物。引申為醇厚的酒或泛指酒類(如杜甫詩句“濁醪粗飯任吾年”中的“醪”即指酒)。
- “糟”:指釀酒後剩餘的渣滓,也用于形容質地粗糙或朽壞的事物。在“醪糟”中特指發酵後的糯米渣。
二、制作與特點
- 原料與工藝:以糯米為主料,蒸熟後加入酒曲發酵制成。口感香甜醇美,酒精含量極低(約1-2%),屬漢族傳統發酵食品。
- 形态:成品為白色或淡紅色糊狀物,帶有糯米顆粒和少量酒液。
三、文化與應用
- 飲食文化
- 可直接食用,或用于烹饪甜品(如醪糟湯圓、醪糟雞蛋)。
- 在南方常作為調味料,提鮮去腥(如炖肉、煮魚)。
- 曆史與文學
- 古代詩詞中多有提及,如李白詩中的“白酒”即指醪糟,杜甫則以“濁醪”表達簡樸生活。
- 營養價值
- 富含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及少量蛋白質,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消化吸收,民間認為其具舒筋活絡、養顔功效。
四、地域差異
- 北方:多稱“米酒”“甜酒”;
- 南方:常見“酒釀”“醪糟”等名稱。
提示:醪糟雖美味,但含微量酒精,兒童、孕婦及酒精敏感者需適量食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醪糟的意思
醪糟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釀酒過程中發酵後殘留下來的酒糟。它的本意是酒精濃度較高的發酵殘渣,通常多指米酒或黃酒中沉澱的酒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醪糟的拆分部首是酉(酉字部首),醪的筆畫數為12,糟的筆畫數為12。
來源
《醪糟》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釀酒文化中。釀酒是古代人們生産和生活中的重要環節,而醪糟則是酒釀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産物。頗為有趣的是,醪糟還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于形容人事物的糟糕、混亂、淩亂等狀态。
繁體
醪糟的繁體字為醪糟,拆分部首和筆畫數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醪字在造字形體上存在多種寫法,如醪、酪、磥等。糟字也存在不同的寫法,如糟、醩、醪等,但其基本意義仍然相似。
例句
1. 鄉下人喝米酒,醪糟是絕對不能浪費的。
2. 起居務要井然有序,不要把家裡弄得醪糟一團。
組詞
醪液、糟粕、糟糠、糟踐、糟踏等。
近義詞
酒糟、酒渣。
反義詞
美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