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秋的意思、蘭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秋的解釋

指農曆七月。 南朝 宋 謝惠連 《與孔曲阿别》詩:“凄凄乘蘭秋,言餞千裡舟。”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蘭秋。”參見“ 蘭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蘭秋是漢語中對農曆七月的雅稱,源自古代歲時文化中對月份的别稱體系。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淵源及文獻依據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蘭秋(lán qiū)

詞性:名詞

釋義:農曆七月的别稱。因七月為蘭草芬芳之時,古人以“蘭”代指此月,故稱“蘭秋”。

例證:

“七月為蘭,故稱蘭秋。” ——《爾雅·釋天》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唐·李白《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二、文化淵源與别稱體系

  1. 月令關聯

    古代以植物特性命名月份,七月蘭草盛開,香氣清遠,遂得名“蘭秋”。此稱屬“孟秋”(秋季首月),與“巧月”“瓜月”等并列為七月别稱 。

  2. 蘭草的文化象征

    蘭草在傳統文化中象征高潔,《本草綱目》載:“蘭草七月開花,其香清冽”,印證了七月與蘭的物候關聯 。


三、文獻依據

  1. 《爾雅》

    中國最早詞典《爾雅·釋天》明确記載:“七月為蘭”,為“蘭秋”一詞的權威出處 。

    ▶ 來源:漢典(https://www.zdic.net/hans/蘭

  2. 詩詞用例

    南朝謝靈運《遊名山志》雲:“蘭秋兮清露”,唐代詩文中亦常見此稱,體現其文學傳承 。

    ▶ 來源:國學大師《全唐詩》數據庫

  3. 民俗典籍

    清代《事物異名錄·歲時》載:“七月曰蘭秋”,佐證其在民俗中的沿用 。

    ▶ 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


四、字源考析


結論:“蘭秋”作為農曆七月的雅稱,承載了古人以物候紀時的智慧,兼具文學美感與文化深度。其釋義根植于經典文獻,并在詩詞民俗中延續至今。

網絡擴展解釋

“蘭秋”是漢語中對農曆七月的雅稱,其解釋及來源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農曆七月,屬于古代對月份的别稱體系。這一名稱與“蘭月”相關,因七月蘭草芬芳而得名。

二、詞源與文獻依據

  1. 南朝謝惠連在《與孔曲阿别》中寫道:“凄凄乘蘭秋,言餞千裡舟”;
  2. 南朝梁元帝《纂要》明确記載:“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蘭秋”。

三、其他别稱

七月在古籍中還有孟秋、首秋、上秋、肇秋等稱呼,均與“蘭秋”并列使用。

四、其他釋義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蘭秋”可形容“容貌秀麗如秋日蘭花”,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建議以“農曆七月”為核心釋義。


提示:若需了解更完整的文獻引用或别稱體系,可參考《初學記》《漢語大詞典》等典籍(來源:、8)。

别人正在浏覽...

白影珠奔沖篦刀擦音曾無與二拆家精笞杖徒流傳座摧剛為柔道力方術士風波亭鳳曬翅豐泰紛員負載梗澁管槀黑漆寥光核理轟礮胡羊薦頭間種角鬥士絜誠介僎鲸吞虎噬矍圃舉首開發渴塵萬斛恐慮口口相傳俛诎配聲撲城遷授訖成請風光清禁鐘绮纨全物渠梁讓揖缛組上尋唼嗍聖誕樹神域朔禽貪酒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推心緻腹晚出忘忽問天詳典祥輪陷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