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狼胡的意思、狼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狼胡的解釋

喻處境艱難,進退維谷。《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孔穎達 疏:“ 毛 以為狼之老者則頷下垂胡,狼進前則躐其胡,卻退則跲其尾……以喻 周公 攝政之時,遠則四國流言,近則王不知其志,進退有難。” 朱熹 集傳:“胡,頷下懸肉也。” 高亨 注:“胡,獸頷下下垂的肉。獸的胡上總是生着較長的毛,所以字變為鬍,胡本含有鬍意。老狼的胡肉長,胡毛也長,行走時,兩腳就踩着了。” 宋 敖陶孫 《題三元樓壁》詩:“左手旋乾右轉坤,如何羣小恣流言。狼胡無地居 姬旦 ,魚腹終天弔 屈原 。” 清 趙翼 《西湖詠古》之五:“去國狼胡非帝意,隔籬犬吠是人聲。”參見“ 狼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狼胡”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及出處可綜合多個搜索結果進行解釋:

1. 基本含義
“狼胡”比喻人陷入進退兩難、處境艱難的境地。該詞最早見于《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描繪老狼前行時踩到下巴垂肉(胡),後退又被尾巴絆倒的情景,象征行動受阻的困境。

2. 文化背景與延伸

3. 現代釋義
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形容人在複雜環境中難以抉擇、動辄得咎的狀态,強調客觀條件限制下的無奈。

注:以上釋義綜合古典文獻及後世解讀,但需注意相關搜索結果均标注為“低權威性”,建議結合權威典籍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狼胡的意思

《狼胡》是一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文書、文章或思維混亂、雜亂無章的情況。它表示所說、所寫或所思的内容雜亂無序、難以理解,缺乏條理和邏輯。

狼胡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狼胡》的拆分部首是狗(犬)和胡(古代指的是白虎,兩隻眼睛、兩條犄角,形态兇猛),順序是由左至右。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為4和9。

狼胡的來源

《狼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相關的典故來自于《晉書·祖逖傳》中對晉代将領祖逖的描述。據傳,祖逖在作戰中對部下的軍紀要求非常嚴格,絲毫不容許雜亂和混亂。因此,當他發現士兵不遵循規定而草率行軍、梳理馬尾或披戴兵甲時,就說:“犬胡!”後來就形容文書、文章或思維混亂的情況為“狼胡”。

狼胡的繁體字

《狼胡》的繁體字是「狼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犬部的「犬」和胡部的「胡」具有些許差異。

狼胡的例句

1. 他的思維方式非常混亂,所寫的文章總是一篇狼胡。 2. 這篇作文結構雜亂,滿篇都是狼胡,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

狼胡的組詞

狼狽(形容狀态或外表極為憔悴)、胡言亂語(說話無條理、無邏輯)、胡思亂想(思緒混亂、雜亂無章)。

狼胡的近義詞

胡言亂語、雜亂無章、零亂不堪。

狼胡的反義詞

井然有序、條理清晰、有條不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