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辟的意思、來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辟的解釋

(1).來王,來朝。《詩·商頌·殷武》:“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毛 傳:“辟,君。適,過也。” 鄭玄 箋:“來辟,猶來王也……以歲時來朝覲於我 殷王 者,勿罪過與之禍適。”參見“ 來王 ”。

(2).後世君王。《後漢書·張衡傳》:“ 仲尼 不過,故論《六經》以俟來辟,恥一物之不知,有事之無範。” 李賢 注:“辟,君也。《公羊傳》曰, 孔子 制《春秋》,以俟後聖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來辟"在現代漢語中屬于極其罕見的古語詞彙,其完整詞義在現代詞典中已基本失傳。根據古漢語構詞法拆解分析如下:

一、單字溯源釋義

  1. 來(來)

    《說文解字》釋為"周所受瑞麥",本義指小麥,後引申為"由彼至此"的動作(《漢語大詞典》第1卷)。在古漢語中兼具動詞、助詞等用法,如"歸往"義見于《詩經·小雅·采薇》"我行不來"。

  2. 多音多義字(bì/pì):

    • bì音:《爾雅·釋诂》訓為"君也",指君主(如《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皇王維辟");
    • pì音:含"開辟"(《廣韻》:"辟,開也")、"法度"(《說文》:"辟,法也")等義,甲骨文中象刑具之形(《甲骨文字典》)。

二、古籍殘存用例

該詞僅存于早期文獻片段:

三、學術研究建議

因現存語料不足,建議查閱: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來"字條下未收"來辟"詞目
  2. 《故訓彙纂》(宗福邦編)輯錄漢唐注疏中單字訓釋
  3. 台灣《異體字字典》網絡版辟字條(字號 B04061

考據提示:該詞可能為"來王"(朝見君主)或"來璧"(進獻玉器)的傳寫訛變,需結合具體出土文獻考辨。專業研究請參考《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0冊"辟"字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來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權威文獻進行解讀。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來王,來朝
    指諸侯或外族前來朝見君王,表示臣服或歸順。這一用法源自《詩經·商頌·殷武》中的記載:“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鄭玄注疏提到“來辟”即“來王”,強調諸侯按時朝觐的行為。

  2. 後世君王
    在《後漢書·張衡傳》中,“來辟”被引申為“後世君主”,如“論《六經》以俟來辟”,指為未來的統治者提供治國參考。


二、讀音與構詞


三、現代用法與誤區

部分現代資料(如、5)将“來辟”解釋為“驅邪”或“掃除妖魔”,這可能是對“辟”單獨含義(如“辟邪”)的誤植。實際上,傳統文獻中“來辟”并無此義,需注意區分。


四、例句參考

  1. 古例:“歲事來辟,勿予禍適。”(《詩經》)
  2. 今例(引申):“韓國保健福利部出來辟謠”(此處“辟”為“排除”義,屬現代用法,與“來辟”本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兄白衣秀士本典不豐不殺步軍不雙殘角唱喏當不起點派東坡居士堕斁坊正風軒鈎鎌刀詭落黑畫厚費緩勁滑魚翚散薦延蠽蟟巾服禁呪拘維考考狂慝令族樓蔥綠鬓朱顔門地夢說棉蚜滅不個明劫明烈摹拓鵬雕平澄清景傾述奇奇怪怪祇樹園劬力容翟賽祭三清客鲨皮生産關系蜃景數道疏闊王時文鬥無儋石屋下架屋夏蟲疑銷磨徙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