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辟的意思、來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辟的解釋

(1).來王,來朝。《詩·商頌·殷武》:“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毛 傳:“辟,君。適,過也。” 鄭玄 箋:“來辟,猶來王也……以歲時來朝覲於我 殷王 者,勿罪過與之禍適。”參見“ 來王 ”。

(2).後世君王。《後漢書·張衡傳》:“ 仲尼 不過,故論《六經》以俟來辟,恥一物之不知,有事之無範。” 李賢 注:“辟,君也。《公羊傳》曰, 孔子 制《春秋》,以俟後聖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來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權威文獻進行解讀。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來王,來朝
    指諸侯或外族前來朝見君王,表示臣服或歸順。這一用法源自《詩經·商頌·殷武》中的記載:“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鄭玄注疏提到“來辟”即“來王”,強調諸侯按時朝觐的行為。

  2. 後世君王
    在《後漢書·張衡傳》中,“來辟”被引申為“後世君主”,如“論《六經》以俟來辟”,指為未來的統治者提供治國參考。


二、讀音與構詞


三、現代用法與誤區

部分現代資料(如、5)将“來辟”解釋為“驅邪”或“掃除妖魔”,這可能是對“辟”單獨含義(如“辟邪”)的誤植。實際上,傳統文獻中“來辟”并無此義,需注意區分。


四、例句參考

  1. 古例:“歲事來辟,勿予禍適。”(《詩經》)
  2. 今例(引申):“韓國保健福利部出來辟謠”(此處“辟”為“排除”義,屬現代用法,與“來辟”本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來辟》的意思

《來辟》是一個古代漢字,表示“起來斥責、驅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辟》的部首是“辛”,拆分後的筆畫順序分别是“刀”和“巳”。

來源

《來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出自《詩經·周南·蓼蕭》:“曾經猶來,應之以茅。無忝爾所,心之憂矣。”其中的“應之以茅”即為來辟的意思。

繁體

《來辟》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來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辟字形字義是“從巴,從刀口。芻艸下,辟口作聲。”

例句

1. 他大聲來辟那個人的行為。

2. 為了維護秩序,警察必須來辟違法者。

組詞

辟謠、辟邪、防止不正之意。

近義詞

責斥、斥責、指責。

反義詞

納入、接納、接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