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筚路藍縷的意思、筚路藍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筚路藍縷的解釋

[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筚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着柴車,穿着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筚路藍縷,以啟山林。——《左傳》

詳細解釋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孔穎達 疏:“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雲:‘ 楚 謂凡人家貧衣破丑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意思是坐着柴車,穿着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後因以“篳路藍縷”形容創業艱辛。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六:“故必有大刀闊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藍縷之功。” 夏衍 《别桂林--<愁城記>代序》:“更有着三年來筚路藍縷,好容易才奠定了基礎的一個文化的堡壘。”亦作“ 篳簬籃縷 ”。 宋 劉克莊 《饒州新城記》:“昔之人有篳簬籃縷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強國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筚路藍縷”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創業初期的艱難與不易。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析

  1. 詞義分解
    • 筚路:用荊竹、樹枝等編織的簡陋車輛,象征創業初期的艱難工具。
    • 藍縷:破舊衣物(“藍”通“褴”),體現物質條件的匮乏。
  2. 核心内涵
    成語通過“車”與“衣”的意象,強調艱苦奮鬥的曆程,常用于描述國家、企業或個人從無到有的開拓過程。

三、出處與典故


四、近義與反義


五、用法示例

  1. 句子示例:
    • “幾代人筚路藍縷,終于将荒漠變為綠洲。”
    • “科學家們筚路藍縷,為技術突破奠定基礎。”
  2. 適用範圍:
    多用于書面語,強調創業、科研、文化傳承等領域的艱辛曆程。

這一成語凝聚了中華民族對奮鬥精神的贊美,既是曆史的寫照,也對現代人具有激勵意義。如需更多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或《史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筚路藍縷是一個成語,意味着藍色的掃帚和麻繩,用來指代艱苦的努力和困難的開創。它由“筚路”和“藍縷”兩個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筚”字的部首是竹,總共有8個筆畫; - “路”字的部首是足,總共有13個筆畫; - “藍”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19個筆畫; - “縷”字的部首是纟,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據說《筚路藍縷》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段曆史。史書中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萬裡長城,為了鞏固邊疆的防禦,秦始皇下令讓萬民輪流去修築長城。人們用掃帚沾上藍染着的麻繩進行施工,而這種勞作被稱作“筚路藍縷”。 繁體: 在繁體字中,“筚路藍縷”分别為“篦路藍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些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路”字曾寫為“辷”,“縷”字則曾寫為“僂”。這些寫法是在不同曆史時期逐漸演變過來的。 例句: 他花了很多年的筚路藍縷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組詞: 筚路藍縷也可以作為一個詞語來使用,沒有特定的組詞形式。 近義詞: 一絲不苟、兢兢業業、艱苦奮鬥 反義詞: 輕松得手、一帆風順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