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庫平的意思、庫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庫平的解釋

舊 中國 部庫征收租稅、出納銀兩所用的衡量标準。 清 康熙 時制定。 光緒 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規定庫平為權衡的标準,庫平一兩等于37.301克。《清史稿·食貨志五》:“ 光緒 十四年, 張之洞 督 粵 ,始用機器如式試鑄(銀元), 李鴻章 繼任續成之,文曰‘ 光緒 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廣東省 造’,幕絞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庫平”是清代至民國初期用于政府財政收支的銀兩衡量标準,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庫平是清政府戶部(相當于財政部)制定的官方銀兩計量标準,主要用于稅收征收、國庫銀兩出納等官方財政活動。其名稱中的“庫”指國庫,“平”意為衡量标準。

二、曆史沿革

  1. 制定時間:康熙年間初步确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度支部(原戶部)正式規定為全國權衡标準。
  2. 重量标準:1庫平兩=37.301克(主流記載),但不同文獻存在細微差異,如《馬關條約》中采用37.31256克。

三、應用場景

四、與其他衡量标準的區别

清代還存在多種銀兩計量标準:

五、廢止時間

隨着1933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元”政策實施,庫平制度退出曆史舞台。

注意:将“庫平”解釋為“公平、公正”的成語,這與曆史文獻中的定義不符,可能為誤載。建議以財政計量标準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庫平的意思

《庫平》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的意思是“儲存平等”。這個詞常用來形容存放財物或資源的地方,并且強調平等、公正的管理和分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庫平》是由“貝”作為部首,由7畫組成。部首“貝”表示財物、財富,筆畫數多的一邊表示該字的重要性。

來源和繁體

《庫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庫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會有一些變化。雖然《庫平》的基本意思仍然相同,但是字形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這家超市的庫平管理得很好,價格公平合理。

2. 地方政府需要确保儲備物資的庫平,以保證緊急情況時的分配公正。

組詞

1. 庫存: 指存放在倉庫中的物資或商品。

2. 平等: 指人與人之間在權利、地位、待遇等方面的平等。

3. 儲存: 指将財物或資源儲存在特定的地方。

近義詞

1. 存儲: 指将信息或物品保存在某處。

2. 保管: 指負責看管和保護財物或文件。

反義詞

1. 浪費: 指在使用或管理財物時沒有節約和合理利用。

2. 不平等: 指不具備平等的條件和待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