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羽的意思、括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羽的解釋

箭末羽毛。亦喻修學益智,增進才力。括,通“ 栝 ”。語本《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子路 曰:‘ 南山 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 孔子 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南朝 梁簡文帝 《徵君何先生墓志》:“括羽儒囿,舟輿席珍。” 南朝 梁 劉孝溉 《儀賢堂監策秀才》詩:“碩學類括羽,奇文若錦繢。”《北史·儒林傳序》:“貴遊之輩,飾以明經,可謂 稽山 竹箭,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斷可知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括羽(kuò yǔ)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本義指“在箭尾加裝羽毛”,屬動賓結構。古代制箭工藝中,“括”為箭尾扣弦處,“羽”為箭尾的翎毛,用于穩定飛行。《漢語大詞典》解釋為“修治箭羽,使箭更鋒利”,引申為“通過學習提升才能”。

  2. 語義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此處以“括羽”比喻修身治學,強調積累與精進。後世文獻如《文心雕龍·銘箴》沿用此喻,指代學問的完善過程。

  3. 權威引用

    據清代學者王念孫《廣雅疏證》考據,“括羽”在古漢語中亦含“整備武力”之義,如《左傳》注疏中“括羽治兵,以備不虞”的用例。

  4. 現代釋義

    當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納為:“① 指武裝完備;② 比喻學問精深”(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括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kuò yǔ,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指箭末端的羽毛(即箭翎),用于穩定飛行方向。其中“括”通“栝”,指箭尾扣弦的部位,“羽”即箭羽。

  2. 比喻義
    引申為通過後天的學習與磨砺提升才能,強調學問需經加工方能精深。此義源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中孔子與子路的對話: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孔子以竹箭需安裝羽毛(括羽)、打磨箭頭(镞砺)才能更深入目标,比喻學習對人的塑造作用。


文學與曆史用例


單字分解


“括羽”一詞從射箭器具的物理特性,發展為對治學與才能培養的生動比喻,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其文化内涵在儒家經典和古代詩文中均有體現。

别人正在浏覽...

遍行飙駭秉志不勝衣逋慝成見垂憫辍哺粗飯翠旍達人知命締葺東華度市伐毛換髓繁博棼翳浮華感刺公憲工薪黑白月橫賜渾似計略靖節琴浄居亢急課率髡頓梨顋冥密墨娥暮天蜺翠女頭偏吝強辨瑲瑲千萬意栖薄請火磬錢跧局穑養省治十八子兒水泵稅利四貉嵩華松棚溲話逃禅恬和田者退版罔措萬世五彩缤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