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地。 晉 劉琨 《答盧谌》詩:“乾象棟傾,坤儀舟覆。”《舊唐書·音樂志三》:“大矣坤儀,至哉神縣。”
(2).儀表。相術家以地上的五嶽、四渎比喻人的五官及臉上各部位,故稱人的容貌儀表為“坤儀”。 唐 裴铏 《傳奇·封陟》:“伏見郎君坤儀浚潔,襟量端明,學聚流螢,文含隱豹。”
(3).猶母儀。多以稱頌帝後,言為天下母親之表率。 宋 王安石 《慰太後表》:“方正坤儀之位,上同乾施之仁。” 宋 王安石 《賀冊貴妃表》:“乃資婦德之良,俾貳坤儀之政。”
“坤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坤”在《周易》中代表地,與“乾”(天)相對,因此“坤儀”常被用來象征大地。例如:
相術家将人的五官與地理特征類比(如五嶽、四渎對應面部部位),故用“坤儀”描述人的容貌舉止。唐代裴铏《傳奇·封陟》中“坤儀浚潔”即贊美封陟儀态端莊。
“坤”屬陰性,引申為女性特質,“儀”指典範,因此“坤儀”多用于贊頌皇後或女性尊長的德行,如:
在姓名學中,“坤”象征包容與穩定,“儀”代表禮節與法度,組合為“坤儀”時,寓意厚德載物、儀态端方,常用于寄托對品性修養的期許。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相術、禮制等多重文化背景,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可參考《舊唐書》《王安石文集》等來源。
《坤儀》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天地之綱紀,萬物的本源”。在哲學上,它代表了大自然中永恒的真理和秩序。
《坤儀》的部首是“土”,它總共有8個筆畫。
《坤儀》這個詞源于《周易》中的一個卦名,也是八卦之一,代表地、女性、柔和、順從等概念。
繁體字《坤儀》
在古代漢字書寫上,坤儀是用象形的方式來表達的。它以地的象形形狀表示,并且在上方冠以一橫線表示大地的覆蓋。
1. 大自然的坤儀使萬物得以生長和變化。
2. 坤儀之下,萬物相生相克。
坤理、天地坤儀、坤道、坤宇。
天地之綱、宇宙之則。
乾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