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酒的意思、苦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酒的解釋

(1).劣質味酸的酒。《釋名·釋飲食》:“苦酒:淳毒甚者,酢﹝且﹞苦也。”《太平禦覽》卷八六六引 晉 陳壽 《魏名臣奏》:“ 劉放 奏雲:‘今官販苦酒,與百姓争錐刀之末,宜其息絶。’”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比部留别》:“苦酒聊為酌,無勞辨聖賢。”

(2).用以比喻痛苦、辛酸的生活感受。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何必‘勸君更進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 阿章 《寒夜的别離》:“這杯曆史留下的苦酒,就讓我一個人來喝吧,别去擾亂她,别去連累無辜的孩子。”

(3).醋的别名。《晉書·張華傳》:“ 陸機 嘗餉 華 鮓…… 華 發器,便曰:‘此龍肉也。’衆未之信。 華 曰:‘試以苦酒濯之,必有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烏梅苦酒法:烏梅去核,一升許肉,以五升苦酒漬數日,曝乾,擣作屑。欲食,輒投水中,即成醋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苦酒”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四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字面本義
指古代工藝不完善釀造的劣質酸酒,最早見于東漢《釋名·釋飲食》記載:“苦酒:淳毒甚者,酢苦也”,描述其酸澀口感。晉代《魏名臣奏》提到官府販賣苦酒與民間争利,側面印證其作為廉價酒類的存在。

二、文學比喻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象征痛苦經曆,如詩句“飲下生活的苦酒”,或郭小川《西出陽關》中“這樣的苦酒何須進”,均将物質層面的酸酒引申為精神層面的苦難。

三、特殊别名
部分古籍中作為醋的代稱,如《晉書》記載用苦酒鑒别食物,《齊民要術》更直接記錄苦酒釀醋工藝,說明古代存在酒醋工藝互通現象。

四、地方特色酒類
廣西、湖南等地侗族保留“苦酒”傳統工藝,以糯米發酵制成,口感酸甜微苦,酒精度約12-18度(注:此說法源自低權威性來源,建議進一步考證)。


提示:如需引用古籍原文或了解地方酒類詳情,可參考《釋名》《齊民要術》等文獻,或實地考察少數民族釀造工藝。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酒》的意思

《苦酒》這個詞指的是味道苦澀的酒,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生或境遇艱辛的經曆。苦酒不僅是一種酒的味道,更蘊含着人們對于辛酸苦楚的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酒》的拆分部首是"艹"和"酉","艹"是草字頭,"酉"是酉字部。它的拆分筆畫是12畫。

來源

《苦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的一首詩。在《風·蒹葭》一篇中,有一句“芃芃蒹葭,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其中的“芃芃蒹葭”一句意味着生活艱難,這裡的“苦”也可類比為生活的困苦,而酒則代表着逃避。

繁體

《苦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苦酒」。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苦酒》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在現代文字體系下,我們使用的《苦酒》的寫法是基本一緻的。

例句

1. 他喝下一口苦酒,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2. 生活如同一杯苦酒,讓人品味出人生的辛酸與甘美。

組詞

- 苦澀

- 苦楚

- 苦衷

- 苦痛

- 苦惱

近義詞

- 辛酸

- 痛苦

- 悲傷

- 憂愁

- 煎熬

反義詞

- 甜酒

- 歡樂

- 輕松

- 安逸

- 幸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