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略的意思、逼略的詳細解釋
逼略的解釋
亦作“ 逼掠 ”。強迫奪取。《後漢書·趙憙傳》:“每逢盜賊,或欲逼略, 憙 輒言其病狀,以此得免。”《魏書·盧昶傳》:“而監司因公以貪求,豪強恃私而逼掠。”《梁書·侯景傳》:“逼掠子女,毒虐百姓。”《舊唐書·刑法志》:“上以婦人雖為賊家口,皆是良家子女,被賊逼略,惻然愍之。”
詞語分解
- 逼的解釋 逼 ī 強迫,威脅:逼迫。逼促。逼命。逼使。逼問。逼租。逼債。 切近:逼近。逼真。逼視。逼肖(刼 )(很相似)。 狹窄:逼仄。逼側。逼狹。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略的解釋 略 大緻,簡單,不詳細:大略。簡略。粗略。略微。略有所聞。略知一二。 省去,簡化:省略。忽略。其餘從略。 簡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計謀:方略。策略。戰略。 搶,掠奪:侵略。攻城略地。 詳 筆
網絡擴展解釋
“逼略”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解析
- 核心含義:指通過強迫手段奪取他人財物或人口。該詞強調使用武力或威脅實現非法占有,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盜賊、戰争掠奪等場景。
- 單字拆解:
- “逼”:表示強迫、威脅,如“逼債”“逼供”;
- “略”:此處取“奪取”義項,如“掠奪”“略取”。
2.詞源與異體
- 亦作“逼掠”,兩者為同義詞,可互換使用。例如《舊唐書·刑法志》中記載:“婦人被賊逼略,皆是良家子女”。
3.曆史用例
- 該詞多用于古籍,如:
- 《後漢書·趙憙傳》:盜賊“欲逼略”百姓;
- 《梁書·侯景傳》:“逼掠子女,毒虐百姓”。
4.現代使用
- 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描述暴力奪取行為。
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逼略的意思
逼略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強迫或壓迫等手段迫使他人妥協或屈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逼略的部首是辶(辵),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逼略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中,它是由動詞“逼”和動詞“略”組成的。在古代漢語中,“逼”指的是推動、強迫,而“略”指的是擯棄、舍棄。合起來,逼略表示通過迫使他人放棄一部分權益或利益,以達到妥協或屈從。
繁體
逼略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逼略」,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研究,古時候逼略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在談判中,他逼略對方,最終獲得了更有利的條件。
2. 這位總裁逼略員工,迫使他們加班加點完成任務。
組詞
逼迫、逼視、逼問、逼近。
近義詞
強迫、迫使、威逼、脅迫。
反義詞
妥協、屈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