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槎的意思、枯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槎的解釋

(1).老樹的枝杈。《宣和畫譜·山水三》:“﹝ 宋迪 ﹞又多喜畫松,而枯槎老枿,或高或偃,或孤或雙,以至于千株萬株,森森然殊可駭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 南 ( 南宮認菴 )挺身……急向怒流踴身投,昏懵中,抱得枯槎,聽其掀簸。”

(2).亦作“ 枯查 ”。指竹木筏或木船。 宋 蘇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 蜀江 久不見 滄浪 ,江上枯槎遠可将。” 明 楊慎 《清源樓觀漲》詩之二:“枯槎何處下,怒浪幾時平。”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落日窮簷沽薄酒,寒宵危埂繫枯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枯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枯槎”是一個中文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及引申意義:

一、基本含義

  1. 老樹的枝杈
    指幹枯的樹枝或樹杈,常用于描述植物衰敗的自然景象。例如《宣和畫譜·山水三》中提到的宋迪畫松時“枯槎老枿”,即用枯槎表現松樹的蒼勁與滄桑。

  2. 竹木筏或木船
    也可寫作“枯查”,指因長期使用或腐朽而變得脆弱的木船或竹筏。如蘇轼詩句“江上枯槎遠可将”,以及清代方文詩中“寒宵危埂繫枯查”等,均以此意象表達漂泊或蕭索之意。


二、引申意義

比喻人體衰老或事物衰敗
因“枯槎”本身帶有幹朽、脆弱的特點,常被用來隱喻生命力的衰退或狀态的破敗。例如查字典中提到的“比喻人體衰老”,以及文學作品中通過枯槎烘托凄涼氛圍。


三、文學用例

  1. 自然描寫:清代宣鼎《夜雨秋燈錄》中以“抱得枯槎”描寫人物在激流中求生的場景,突顯枯木的脆弱與環境的險惡。
  2. 藝術表現:宋代畫家以枯槎入畫,展現松樹的遒勁姿态,反映中國藝術對“枯淡”美學的推崇。

如需更完整的詩詞引用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槎》的意思

《枯槎》是一個成語,意為“破敗不堪”。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枯”和“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的部首是“木”,總共有六畫;“槎”的部首也是“木”,總共有十八畫。

來源

《枯槎》最早出現于《史記·卷四十·項羽本紀》:“韓信乃斬平陽令韓王信,虜楚将枯槎。”意指韓信将楚國的将領枯槎俘虜并斬首。後來逐漸演變成用于形容事物破敗不堪的狀态。

繁體字

《枯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字書《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的寫法中,字形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這個廢棄的建築物已經變得枯槎不堪。

2. 戰争過後,這個城市變成了一片枯槎荒涼的廢墟。

組詞

枯木、槎枝、枯萎、槎頭、枯敗、槎船

近義詞

破敗、荒廢、殘敗、破落

反義詞

鮮活、興旺、繁榮、盛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