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骸的意思、枯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骸的解釋

[skeleton] 屍骸;枯骨

詳細解釋

枯朽的骨骸。《後漢書·質帝紀》:“其調比郡見穀,出禀窮弱,收葬枯骸,務加埋卹。” 唐 孟郊 《悼幼子》詩:“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北虜誅宗王》:“是年冬, 倪正父 奉使,館於 中山 ,正其誅戮處,相去一月,猶血腥觸人,枯骸塞井。” 清 李漁 《巧團圓·買父》:“飄零不作他鄉夢,卻原來枯骸仍向家邊送。” 郭沫若 《高漸離》第四幕:“槐樹老,其情哀,茫茫天地一枯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骸(kū hái)指人或動物死亡後風幹腐朽的屍骨,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字源解析

  1. 本義為草木失去水分而幹萎,引申指事物失去生命力或潤澤狀态,如《說文解字》釋:“枯,槀也。”

  2. 原指骨骼總稱,《說文解字》注:“骸,胫骨也。”後泛指軀體、屍骨,如《莊子·齊物論》中“百骸九竅”即指全身肢體。

二、詞典釋義

枯骸為複合詞,指完全脫水幹枯的屍骨,強調屍體經風化、腐朽後僅存骨架的狀态。例如:

三、文化意涵

  1. 死亡象征

    常見于古籍描述戰亂、災荒後的慘狀,如《後漢書·馬援傳》載“骸骨布野”,喻生靈塗炭。

  2. 哲學隱喻

    道家思想中用以反思生命無常,如《淮南子·俶真訓》言:“伏屍百萬,枯骸成山。”

四、古籍用例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4
  2.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中華書局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4.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輯,中華書局
  5. 《論衡校釋》,黃晖撰,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枯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指幹枯的屍骨,常用來形容腐朽或失去生命的軀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文學引用

3.使用場景

4.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和查字典的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幹安養八風絆住霸頭博訪不勤辰堠馳車侈驕楚弓楚得趣襲登顯度日發天葩風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偾轅複合物敷求改路該是幹名采譽恭恭貴秀蚶菜含水量懷清懽親鑒止焦懆金塵今蚤救民水火口快誇奬枯塹良直例及旅擯甿戶明月珠木乃伊難更仆數鵲鑒人造闆梢靶繩準適會噬嗑實譜黍臛桃花面通疎屯蹷否塞猥籍無絕現缗纖瑣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