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志的意思、款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志的解釋

同“ 款識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 長安 故宮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剝不可讀。”參見“ 款識 ”。


亦作“欵志”。1.誠懇的意願。 南朝 宋 謝莊 《與江夏王義恭箋》:“前以聖道初開,未遑引退;及此諸夏事寧,方陳微請。款志未伸,仍荷今授。” 南朝 梁 沉約 《封三舍人诏》:“内參帷幄,外濟師旅。忠規款志,義感朕心。”

(2).同“ 款識 ”。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唐肺石》:“ 長安 故宮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人肺,亦有欵志,但漫剝不可讀。”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豐潤縣》:“ 豐潤縣 治内有古鼎一……足上為牛首,下為牛蹏,款志甚古。”參見“ 款識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款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同“款識”(器物上的标記)

指器物、書畫等表面镌刻的文字或符號,用于記錄制作者、年代等信息。例如:

二、誠懇的心意(古典文獻用法)

指真誠的意願或志向,多見于南朝文獻:

補充說明

  1. 詞義演變:“款”本有“誠懇”“刻字”之意,“志”可指“标記”或“志向”,組合後衍生出雙重含義。
  2. 現代使用:當代更常用“款識”表示器物标記,“款志”作為“誠懇意願”的用法已罕見,多見于古籍或考古領域。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志的意思

款志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記錄和記述事物的志向和意願。這個詞彙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于某項工作或任務的執着和熱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志的拆分部首是欠字旁(欠),它位于字的左側。款志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款志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款字早在古代就有“記錄”、“記載”的含義,志字則表達了“志向”、“意願”的意思。将兩個含義相近的字合并,形成了“款志”這個詞彙。

繁體

在繁體字中,款字的寫法為「款」,志字的寫法為「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曆史演變過程中,款和志的寫法略有不同。款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狀類似于“舌”字,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态。志字在金文中的寫法則更接近于現代字形,除了筆畫的順序有所不同外,整體形狀與現代字體相似。

例句

1. 他對于研究曆史的款志讓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學者。

2. 這部影片展現了導演的創作款志和獨特的藝術視角。

組詞

1. 堅款:強烈的意願和決心。

2. 敬款: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尊重和敬意。

3. 外款:指來源于外部的資金或款項。

近義詞

觊志、有志、志向、抱負

反義詞

無志、鄙志、怠惰、細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