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見識少。《莊子·達生》:“今 休 ,款啟寡聞之民也。”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款,空也;啟,開也。如空之開,所見小也。” 宋 蘇轼 《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别》詩:“嗟我晚聞道,款啟如 孫休 。” 宋 葉適 《祭邱樞使文》:“我生款啟,以拙自擯;由公有聞,又頑不近。”
“款啓”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款啓”指見識淺薄、學識寡少,常用于形容人見聞不廣或思想局限。例如《莊子·達生》中提到的“款啟寡聞之民”,即指見識短淺的人。
有部分資料(如)提到“款啓”是古代信函開頭的敬辭,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主流詞典或經典文獻。可能與其他類似詞彙(如“敬啟”)混淆,需謹慎采納。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莊子》原典或權威漢語詞典(如漢典)。
《款啓》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恭敬地表示問候、請安或緻辭。
《款啓》這個詞包含了兩個漢字,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款(手部)+ 啓(口部)
款:7個筆畫
啓:7個筆畫
《款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這個詞常常用于書信、信函或緻辭中,表示對收信人或受衆的恭敬和禮貌。
在繁體字中,款啓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款和啓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例如,“款”可能采用更加繁複的字形,而“啓”在古代也會有不同的寫法變體。
1. 先生: 由衷地感謝您的大力支持和款啓。
2. 敬啟者: 特此緻函并代表全體員工緻以最誠摯的款啓。
1. 款式:表示樣式、花樣等。
2. 啓封:表示開啟封印或封蠟。
問候、請安、緻辭、寄語。
無問津、漠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