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疲劳貌。 宋 苏轼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我僕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款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kuǎn kū(注音:ㄎㄨㄢˇ ㄎ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疲劳貌”,即形容人或动物疲倦、劳累的状态。该词多用于描述体力消耗后的疲乏感,如马匹或人长时间劳作后的状态。
出处与用例
出自宋代苏轼的诗作《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我僕既胼胝,我马亦款矻。”此句通过“款矻”刻画了捕蝗过程中人与马的辛劳疲惫。
相关词汇与用法
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属于生僻词汇,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学术研究。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疲惫”“劳累”等更通用的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如“款款之愚”“孳孳矻矻”)或诗句引用,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
款矻(kuǎn ǎ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款”和“矻”两个部分组成。
部首:
款:水部
矻:石部
笔画:
款:9画
矻:5画
来源:
款矻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但根据相关文献,矻原为一种用于开凿和运送石材的工具,而款则与较多与金钱、物品相关。
繁体:
款矻的繁体字为「款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尚未形成统一的汉字书写规范,款矻在古代写法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款:由左右横笔画组成
矻:由各种横、竖、撇、点笔画组成
例句:
这个款矻在古代被广泛用来进行石材开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组词:
款项、款式、款子、矻石、矻眼
近义词:
石器、工具、器具、设备
反义词:
柔软、文房四宝(笔、纸、墨、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