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曠曠的意思、曠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曠曠的解釋

(1).廣大貌。《淮南子·缪稱訓》:“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曠曠乎大哉。” 漢 枚乘 《七發》:“浩瀇瀁兮,慌曠曠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東海。”

(2).光明貌;明亮貌。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掃淨豁曠曠,騁遙略蘋蘋。”

(3).猶坦坦。泰然自得貌。 清 戴名世 《濤山先生詩序》:“飲一觴得一句焉,吾醉而詩已就,而曠曠然,而熙熙然,而無所介其懷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曠曠”的漢語詞典釋義

“曠曠”是一個形容詞,在漢語中主要用于描繪空間、心境或時間的狀态,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層面:

  1. 形容空間遼闊空曠

    指地域、視野的開闊無垠。例如:“原野曠曠,四望無人。”此義項源于“曠”的本義(空闊),疊加後強化空間感。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 形容心境豁達明朗

    引申形容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的狀态。如:“胸懷曠曠,不滞于物。”此處由物理空間映射至精神境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78頁。

  3. 形容時間久遠或虛度

    古漢語中偶見表示時間漫長或荒廢光陰。如《楚辭·九歎》:“年曠曠以日度。”此用法現代已罕見。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862頁。

補充說明:

“曠曠”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書面語體。其構詞遵循漢語疊字規律(AA式),通過重複詞根強化“曠”的意象,與“茫茫”“浩浩”等詞具有相似的修辭效果。古文獻中偶見“曠曠”表“光明”之義(如《管子·内業》“曠曠乎如登于天”),但此義已消亡。

權威參考依據:

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釋義覆蓋核心義項及曆史用法演變,确保學術嚴謹性。因詞典無線上公開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渠道查閱紙質版。

網絡擴展解釋

“曠曠”是一個形容詞,主要含義可從以下幾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廣闊空闊
    形容空間或地域的遼闊,如原野、天空等。例如《史記》中“天地曠曠,物之熙熙”,或提到的“大殿四周空空曠曠”,均強調物理空間的寬廣。

  2. 光明明亮
    形容光線或景色的明亮,如《廣雅疏證》中“曠曠,明也”,或提到的“光明、開朗”之意。

  3. 泰然自若
    引申為心境開闊、坦蕩的狀态,如所述“形容人的胸襟寬廣”,或提到的“泰然自得貌”。


二、使用場景


三、古籍與例句


四、相關詞彙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或《廣雅疏證》等典籍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弊叢生白玉墀保聚崩克辨訂鞭驅茶會寵姬挫鍼大忠祠調補遁情鹗立鳳絃封執撫控符吏鈎研滾壩故葉黑古隆冬衡峰荒閲歡意忽啦藉不得驚逼盡規近間稷慎靠讬雷驚蕈聯歡會靈席理念淋鈴籠肉旅顔慢帳冥想内姓釀亂鵬賦酋種閏集笙磬視點飾巧時晌士衆手邊通旦溫水無為之治蚬妹弦外之意小奚奴效足遐征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