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介的意思、鄙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介的解釋

質樸耿直。 唐 白居易 《折劍頭》詩:“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鄙介”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bǐ jiè,其核心含義為質樸耿直,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鄙:本義指質樸、粗俗,也可引申為謙辭(如“鄙人”),此處側重“質樸”之意。
    • 介:意為耿直、剛正,如“耿介之士”。
      二字組合後,強調性格中兼具淳樸與剛直的特點。
  2.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折劍頭》詩:“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詩中通過“鄙介”形容自己剛直不屈的品性,與“柔”形成對比,突顯人物特質。

  3. 應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中,描述人物性格的樸實且堅持原則。
    • 例句:他雖出身鄉野,卻因鄙介之性,深得同僚敬重。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類似詞彙包括“耿介”“剛直”“樸拙”等,但“鄙介”更突出質樸與剛直的結合。

“鄙介”一詞兼具性格的淳樸與道德的剛正,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仍可用于特定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介》的意思

《鄙介》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言行态度輕薄或卑鄙。它可以用來指責故意做出低級行為或者言辭惡劣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鄙介》可以拆分成“鄙”和“介”兩個字。其中,“鄙”的部首是“阜”,總筆畫數為10;“介”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4。

來源和繁體

《鄙介》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這個詞曾經用“鄙賤”、“鄙俚”等拼寫形式。而現代繁體字中,“鄙介”一詞通常被寫為“鄙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為了強調詞彙的内涵和含義,有時會使用冗長的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描述“鄙介”的古文字形為“鄙賤無義宿”,代表了“鄙賤、無義、守舊”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鄙介行為引起了公衆的憤怒。

2. 作為一個公衆人物,他不應該說出如此鄙介的話語。

組詞

1. 鄙視: 表示蔑視、看不起。

2. 鄙夷: 表示蔑視、唾棄。

3. 鄙陋: 表示粗俗、低級。

4. 鄙俗: 表示庸俗、粗俗。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卑劣、卑鄙、惡劣、惡質。

反義詞: 清高、高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