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雪恨。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平軍民變》:“于是焚刼諸豪有力家以快憾。”
“快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古籍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快憾”指消除怨恨或報仇雪恨()。該詞由“快”(痛快、暢快)和“憾”(怨恨、遺憾)組成,字面可理解為“通過痛快的方式消除遺憾或怨恨”。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的《智囊補·明智·平軍民變》,原文為:“于是焚刼諸豪有力家以快憾。”此句描述了民衆通過焚燒、劫掠豪強之家來發洩積怨的行為()。
“快憾”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日常交流中較少出現,但在研究古籍或曆史事件時可能涉及。其含義與“複仇”“報複”有相似性,但更強調通過行動達到心理上的“暢快”感()。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智囊補》原文或相關古籍注解。
《快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快速而懊悔,感到遺憾或後悔。
《快憾》由兩個部首組成:心部和手部。其中,心部表示與情感有關的意義,手部表示動作或行為。
《快憾》共有12畫:
心:4畫
手:8畫
《快憾》這個詞是由"快"和"憾"兩個字組成。"快"表示迅速、敏捷,"憾"表示悔恨、遺憾,兩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快憾"這個詞,表示快速而懊悔的意思。
《快憾》的繁體字為「快悍」。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快"的寫法是「忄夬」,"憾"的寫法是「心感?」。整個詞的寫法是「忄夬心感?」。
1. 他一聽到結果時,快憾之情溢于言表。
2. 她迅速後悔自己的決定,心中充滿了快憾之情。
1. 快樂憾事
2. 加快憾事
3. 快憾自責
1. 快速懊悔
2. 迅速後悔
3. 快痛悔過
1. 慢悔
2. 遲疑
3. 不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