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雪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平军民变》:“于是焚刼诸豪有力家以快憾。”
“快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来源于古籍记载,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快憾”指消除怨恨或报仇雪恨()。该词由“快”(痛快、畅快)和“憾”(怨恨、遗憾)组成,字面可理解为“通过痛快的方式消除遗憾或怨恨”。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的《智囊补·明智·平军民变》,原文为:“于是焚刼诸豪有力家以快憾。”此句描述了民众通过焚烧、劫掠豪强之家来发泄积怨的行为()。
“快憾”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日常交流中较少出现,但在研究古籍或历史事件时可能涉及。其含义与“复仇”“报复”有相似性,但更强调通过行动达到心理上的“畅快”感()。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智囊补》原文或相关古籍注解。
《快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快速而懊悔,感到遗憾或后悔。
《快憾》由两个部首组成:心部和手部。其中,心部表示与情感有关的意义,手部表示动作或行为。
《快憾》共有12画:
心:4画
手:8画
《快憾》这个词是由"快"和"憾"两个字组成。"快"表示迅速、敏捷,"憾"表示悔恨、遗憾,两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快憾"这个词,表示快速而懊悔的意思。
《快憾》的繁体字为「快悍」。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快"的写法是「忄夬」,"憾"的写法是「心感?」。整个词的写法是「忄夬心感?」。
1. 他一听到结果时,快憾之情溢于言表。
2. 她迅速后悔自己的决定,心中充满了快憾之情。
1. 快乐憾事
2. 加快憾事
3. 快憾自责
1. 快速懊悔
2. 迅速后悔
3. 快痛悔过
1. 慢悔
2. 迟疑
3. 不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