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寇逆的意思、寇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寇逆的解釋

(1).賊寇,叛逆。《後漢書·臧洪傳》:“受任之初,志同大事,掃清寇逆,共尊王室。”

(2).指叛亂。《陳書·儒林傳·沉文阿》:“及 侯景 寇逆, 簡文 别遣 文阿 募士卒,入援京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寇逆”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指代對象

    • 賊寇與叛逆:指代叛亂者或侵略者,常用于描述破壞國家安定的敵對勢力(如《後漢書·臧洪傳》中“掃清寇逆”)。
    • 叛亂行為:直接指代叛亂事件本身,如《陳書·儒林傳》提及的“侯景寇逆”。
  2. 詞義演變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軍事或政治語境,強調對正統權威的挑戰,如外敵入侵或内部反叛。

二、單字解析

三、使用場景

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如:

《後漢書》載:“共尊王室,掃清寇逆。”
《陳書》述:“侯景寇逆,募士卒入援京師。”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組詞示例(如“寇邊”“逆産”),可參考曆史類辭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寇逆

寇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具有特定的意義。下面将會詳細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意思

寇逆是指侵略者或叛逆者,經常用來表示敵對勢力、叛亂行為或背叛國家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寇字包含宀部首和叩部首,共有10個筆畫;逆字包含辶部首和尼部首,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寇逆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古代漢語中,寇指外來的侵略者或賊寇,逆指背叛或違背,因此寇逆表示叛逆侵略。這個詞在曆史上多次被使用。

繁體

寇逆的繁體字為「寇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寇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漢字标準化後,寇逆的寫法統一為「寇逆」。

例句

1. 他背叛了國家,成為了寇逆之徒。

2. 為了抵抗寇逆,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組詞

寇戎 (古代對侵略者的稱呼)

逆徒 (叛逆者)

寇盜 (賊寇)

近義詞

敵人、敵對、背叛者

反義詞

忠誠、友好、親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