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扣壺長吟的意思、扣壺長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扣壺長吟的解釋

晉 王敦 常于酒後詠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詩句,并以鐵如意擊唾壺為節,壺邊盡缺。見《晉書·王敦傳》。後因以“扣壺長吟”為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的典故。 清 唐孫華 《題薪禅弟<擊壺圖>》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扣壺長吟”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1. 本義與典故
    該成語源于《晉書·王敦傳》記載的故事:晉朝名士王敦在酒後常吟誦曹操《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并擊打唾壺(痰盂)作為節拍,導緻壺口殘缺。後人以此比喻抒發壯志豪情或心中不平之氣,尤其在懷才不遇時借詩文宣洩情緒。

  2. 引申義
    現代多用于形容文人志士通過創作表達抱負或憤懑,強調情感的強烈與執着。


用法與結構


例句參考


關聯知識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扣壺長吟》的意思

《扣壺長吟》是指壺蓋扣在壺口上,長時間不離開狀況下吟詠詩詞。這個詞彙源于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傳統,常用于贊美那些能夠一氣呵成寫下長詩長詞的才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扣壺長吟》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扌(手)和壴(壺),共計5個筆畫。

來源

《扣壺長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句中,他将自己寫詩的情景比作扣住壺蓋不放的壺蓋,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寫詩的專注和投入。

繁體

繁體字“扣壺長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如“壴”在古代寫作“壺”,“吟”寫作“吟”等。不同朝代的字形也有所變化。

例句

他整日扣壺長吟,心無旁骛,專心緻志地創作。

組詞

- 扣蓋:指将蓋子緊緊扣住

- 長久:長時間;久遠

- 吟詠:吟頌;詩詞歌賦

近義詞

- 投入:沉浸

- 聚精會神:專心緻志

- 專注:全神貫注

反義詞

- 分心:心思不集中

- 散漫:不專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