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壬的意思、孔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壬的解釋

亦作“ 孔任 ”。大奸佞。《書·臯陶谟》:“能哲而惠,何憂乎 驩兜 ,何遷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孔 傳:“ 禹 言 有苗 驩兜 之徒甚佞如此。” 孔穎達 疏:“巧言令色為甚佞之人。”《後漢書·郅恽傳》:“昔 虞舜 輔 堯 ,四罪鹹服,讒言弗庸,孔任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 李賢 注:“孔,甚也;任,佞也。” 唐 元稹 《桐花》詩:“姦聲不入耳,巧言寧孔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孔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主流解釋:大奸佞

  1. 本義
    指極為奸詐谄媚之人,源自《尚書·臯陶谟》中禹對堯帝的谏言:“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此處“孔壬”與“驩兜”“有苗”等惡人并列,特指巧言令色的奸佞之徒。

  2. 文獻佐證

    • 《後漢書·郅恽傳》提及“孔任不行”(孔任即孔壬),李賢注:“孔,甚也;任,佞也。”
    • 唐代元稹《桐花》詩雲:“奸聲不入耳,巧言甯孔壬。”

二、其他解釋:仁愛寬廣(存疑)

少數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心胸寬廣、仁愛慈善”,認為“孔”指開闊,“壬”通“仁”。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與字形或讀音混淆有關,需謹慎采納。

三、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若在古籍中遇到,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優先參考“大奸佞”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尚書》《後漢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孔壬一詞意為天空中的巨大龍卷風。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是孔部,表示孔洞或開放的意思,第二個是壬部,表示千。孔壬的總筆畫數為10筆。 孔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文獻《山海經》中。根據記載,孔壬是一種兇猛的氣象現象,形狀如龍卷風,常常在天空中旋轉。這種龍卷風狀的氣象被賦予了孔壬這個特殊的稱呼。 在繁體字中,孔壬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孔壬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古代文字的字形演變和書寫方式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古代孔壬的寫法。其中一種寫法是“孔一壬”,另一種寫法是“孔㇆壬”。這些古代寫法雖然在形狀上稍有差異,但都能準确地表達出孔壬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示例句子,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孔壬的用法: 1. 汽車在孔壬中被卷起,造成嚴重的破壞。 2. 我們遠遠地看見天空中出現了一股巨大的孔壬。 有關孔壬的組詞,我們可以以孔壬為整體部分,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孔壬狀”指的是與孔壬相似的形狀,可以形容某物呈現出龍卷風的特征。另外,“壬孔風”則表示孔壬引起的風力。 在近義詞方面,孔壬與龍卷風、旋風等詞語可以互相替換。這些詞語都指代了類似的自然現象。 至于反義詞,由于孔壬是指一種狂暴的氣象現象,與其相對應的可以是平靜、安甯或正常的天氣狀況。 綜上所述,孔壬一詞源于《山海經》,表示天空中的巨大龍卷風。其拆分部首為孔和壬,總筆畫數為10。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孔壬可能有不同的形狀,但都能準确傳達意義。孔壬可以與其他字組成新詞,如孔壬狀、壬孔風等。近義詞為龍卷風、旋風,反義詞可以是平靜或正常的天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