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德的意思、孔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德的解釋

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河上公 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 漢 焦贛 《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輝光照國。” 唐 李邕 《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繩繩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測已。”一說,孔即“空”,“孔德”意謂以空為德。《老子》:“孔德之容。” 王弼 注:“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後漢書·馮衍傳下》:“遵大路而裵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李賢 注:“孔之為言空也。窈冥謂幽玄也。道以空為主,故無物而不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孔德”一詞的含義需從中文語境和西方人名兩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中文語境中的“孔德”

  1. 基本釋義
    指“大德、盛德”,源自《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其中:

    • 孔:意為“大、盛大”(河上公注)或“空”(一說),強調包容性。
    • 德:指“道”的顯現與作用,即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性,而非狹義倫理道德。
  2. 文獻例證

    • 《易林·坤之比》以“孔德如玉”形容高尚品德。
    • 唐代李邕用“孔德之容,罔可測已”贊頌德行深廣。
  3. 哲學内涵
    道家思想中,“孔德”體現“道”的完美狀态,如《莊子·天地》稱“德”為萬物生成的依據,與“道”相輔相成。


二、西方人名的“孔德”

指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他是實證主義創始人,被譽為“社會學鼻祖”,主張以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代表作包括《實證哲學》等。


三、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漢語中,“孔德”作為名字,寓意智慧通達、品德高尚,象征遵循自然規律與本性發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哲學體系或文獻原文,可查閱《老子》及奧古斯特·孔德相關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孔德

《孔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來介紹它的各個方面。

詞義

《孔德》是指孔子的德行和道德。其中,“孔”指的是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德”表示道德和品德。這個詞語強調了孔子的道德修養和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孔德》的第一個字“孔”有四個拆分部首,分别是“一”、“小”、“丨”、“厶”,共有14筆;第二個字“德”有十個拆分部首,分别是“彳”、“弓”、“彐”、“亼”、“心”、“攵”、“彡”、“艮”、“癶”、“廾”,共有11筆。

來源

《孔德》這個詞語的來源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句話指出了孔子的德行和道德的重要性。

繁體

《孔德》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孔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孔德》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孔德」。

例句

以下是《孔德》這個詞語在例句中的應用:

  1.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2. 崇尚孔德可以增進社會和諧。

組詞

與《孔德》相關的組詞有:

  1. 孔子
  2. 道德
  3. 修養
  4. 品德

近義詞

與《孔德》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仁德
  2. 聖德
  3. 德行

反義詞

與《孔德》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惡行
  2. 品性差
  3. 道德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