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诏的意思、科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诏的解釋

(1).法律與诏令。《三國志·魏志·程曉傳》:“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顧覆訊。”

(2).指關于科舉的诏令。 宋 蘇轼 《監試呈諸試官》詩:“每聞科詔下,白汗如流瀋。” 宋 洪邁 《夷堅三志己·李克己井夢》:“ 樂平 梅林 李克己 ,自少攻苦為學,鋭心進取,然未嘗登名。 慶元 乙卯,當科詔之下,祈夢於 五顯祠 ,連夕無所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诏是漢語曆史詞彙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帝王頒布的、與科舉制度相關的诏令。該詞由“科”與“诏”二字構成:“科”本義為條目、類别,引申為科舉考試體系;“诏”指皇帝發布的政令文書,合稱即表示與科舉相關的官方政令。

從語義演變看,“科诏”最早見于宋代文獻,特指朝廷通過诏書形式對科舉考試内容、錄取标準或實施規則的調整。例如《宋史·選舉志》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曾“頒科诏,令州縣立學”,即通過诏令要求地方建立官學以配合科舉選拔。清代《欽定續文獻通考》中亦出現“科诏”記載,用于描述科舉制度的階段性改革措施。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在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史、政治制度史時仍具學術價值。其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對“科诏”的注解:“關于科舉的诏書”,并收錄于《辭源》等權威辭書的“科舉制度”詞條下。

網絡擴展解釋

"科诏"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一、法律與诏令的合稱

指國家法律體系與皇帝頒布的诏令共同構成的政令規範。例如《三國志·魏志·程曉傳》提到"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這裡強調法律不應脫離既定的科诏體系。

二、科舉相關诏令

特指皇帝針對科舉考試發布的專項政令,包括:

  1. 考試科目設置(如增設明算科等)
  2. 考試時間調整(如因災異延期科考)
  3. 錄取标準修訂(如放寬地域名額限制)
  4. 科場規則制定(如糊名謄錄制度) 宋代文獻中常見此類用法,如蘇轼詩句"每聞科詔下,白汗如流瀋"生動描繪考生聽聞诏令頒布的緊張狀态。

詞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昂揚白耳龍逼爾碧香慚怖參録鬯弓城域陳寃撺嘴丹房颠溺風向袋風雲會覆手固态含一之德話長黃經黃稑米葫蘆藓混合面家藏戶有驕吝僥幸解驗祲兆酒渣鼻倦略镌責開心見膽口谀累土聚沙諒直六蠻鸬鹚瘟緑碧梅市門闾之望邈如曠世鳴笳命客名魚牛頭不對馬嘴前門趣風麴居士任人宰割日不我與市平四縣酸迂素信通書達禮投鈎屯居溫樸相驅銷殻謝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