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柯亭笛的意思、柯亭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柯亭笛的解釋

傳為 漢 蔡邕 用 柯亭 竹所制的笛子。後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晉書·桓伊傳》:“﹝ 桓伊 ﹞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 江 左第一。有 蔡邕 柯亭 笛,常自吹之。”亦省作“ 柯笛 ”、“ 柯亭 ”。 唐 李縠 《浙東罷府西歸酬别張廣文皮先輩陸秀才》詩:“ 蘭亭 舊趾雖曾見, 柯 笛遺音更不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溫庭筠》:“﹝ 溫庭筠 ﹞善鼓琴吹笛,雲:‘有弦即彈,有孔即吹,何必爨桐與柯亭也。’” 清 納蘭性德 《水龍吟·題文姬圖》詞:“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嚮絶,四絃才斷,惡風吹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柯亭笛”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柯亭笛”最初指東漢蔡邕用浙江紹興柯亭竹制作的笛子,因音質出衆,成為古代名笛的代表。後泛指工藝精湛、音色優美的笛子,也比喻傑出人才。


二、曆史典故

  1. 蔡邕制笛
    據《晉書》等記載,蔡邕避難至會稽柯亭時,發現屋椽竹材非凡,取第十六根竹椽制成笛子,音色清越,取名“柯亭笛”。

  2. 桓伊與《梅花三弄》
    東晉名将桓伊(“笛聖”)曾用此笛吹奏名曲《梅花三弄》,典故見于《晉書·桓伊傳》。笛聲傳情達意,成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


三、文化象征


四、文獻記載

該典故見于《藝文類聚》《晉書》等古籍,唐代李縠、宋代詩詞中亦多次提及“柯笛”“柯亭”等别稱。清代《越諺》中,柯亭笛更被視為江南音樂的代表符號。

總結來看,“柯亭笛”既是實物樂器,也是融合曆史、音樂、文學的文化符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藝術境界與人生際遇的雙重寄寓。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柯亭笛》的意思

《柯亭笛》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柯亭的笛子”。其中,“柯亭”指的是古代一個著名的音樂學家,而“笛”則是一種管樂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柯亭笛》的部首是“竹”,表示與竹子相關。它的筆畫數為12畫,較為複雜。

來源

《柯亭笛》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秦風·柏舟》中,描述了柯亭演奏的笛子聲音美妙的情景。此後,這個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音樂吹奏樂器的美妙之處。

繁體字

《柯亭笛》的對應繁體字為“柯亭笛”。繁體字是漢字的一種書寫形式,主要在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包括字形、部首等方面都有所差異。在古時候,可以使用不同的字體書寫,導緻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對于《柯亭笛》,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現代漢字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他吹奏的柯亭笛聲,優美動聽,引人入勝。
2. 我聽着柯亭笛的音樂,心情忽然變得甯靜起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竹笛、柳葉笛、銅笛。
近義詞:竹管、箫。
反義詞:鼓、鳴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