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避護的意思、避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避護的解釋

躲避或遮護。《三國志·魏志·荀攸傳》“由是異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攸 年七八歲, 衢 曾醉,誤傷 攸 耳,而 攸 出入遊戯,常避護不欲令 衢 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避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分點解釋:

一、基本含義

避護(拼音:bì hù)指躲避或遮護,既有主動避開的行為,也有為遮擋而保護的意思。例如《三國志》中記載荀攸幼年因被誤傷,之後常通過避護避免讓長輩看到傷處。


二、出處與示例

主要源自《三國志·魏志·荀攸傳》裴松之注引的《魏書》:

“攸年七八歲,衢曾醉,誤傷攸耳,而攸出入遊戯,常避護不欲令衢見。”
(描述荀攸為避免長輩發現自己的傷情而主動避護)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需注意“避護”與“庇護”的差異:後者多指帶有袒護性質的政治或權力保護(如“政治庇護”),而“避護”更側重物理或行為上的遮掩。


四、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或文學性文本,日常表達通常用“躲避”“保護”等替代。例如:“他避護在屋檐下躲雨”可替換為“他在屋檐下避雨”。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避護

避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辶”和“戶”兩個部首組成,拆分筆畫共計13劃。

來源

《說文解字》中記載,“避”字意為躲避、避免,“護”字意為保護、防禦。合在一起形成的“避護”則表示避免危險、保護自身的意思。這個詞語的出現,是為了告誡人們在面臨危險的時候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來保護自己。

繁體

在繁體字中,“避護”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由相同的兩個部首構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避護”的基本形狀仍然可以辨認出來。在古時候的寫法中,有時會将“辶”寫成“⻌”,而将“戶”寫成“戶”,但整體意思和現代的寫法并無差異。

例句

1. 在地震發生時,我們要聽從專家的指導,迅速找到安全地帶避護。

2. 這個房子建得非常牢固,能夠很好地抵禦風暴,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避護條件。

組詞

避難、避險、避諱、庇護、保護

近義詞

避免、躲避、保護、防護

反義詞

冒險、接觸、暴露、無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