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轲 与 孔丘 的并称。 宋 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引伸无穷极,卒敛以 軻 丘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 醉翁 遣我与子游,翁如 退之 蹈 軻 丘 。” 宋 陆游 《老学庵自规》诗:“始乎为善士,终可蹈 軻 丘 。”
“轲丘”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轲”和“丘”组成,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轲丘”是孟轲(孟子)与孔丘(孔子)的并称,指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其中:
历史背景
两人并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传承关系。孟子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其思想被收录于《孟子》,与《论语》同为儒家经典。
该词多见于宋代文人的诗作中,例如:
“轲丘”是儒家文化中的专有并称,用于强调孔孟思想的关联性,常见于古典文献和诗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孟子》《论语》或宋代诗文注解。
《轲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由“轲”和“丘”两个字组成。
“轲”字的拆分部首是“车”,总共有七画;“丘”字的拆分部首是“一”,总共有五画。
《轲丘》是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向轲丘,至于秃之门,见门乱取颡,不食三日。”这里的“轲丘”指的是一个地名,约在今天的山西省五台山一带。
《轲丘》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軻丘」。
在古代汉字中,有时会使用特定的字形和字体来书写一些字。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轲丘」有时可以写成「軻丘」或「軻邱」等。
1. 据说《轲丘之辱》是一则出自古代的传奇故事。
2. 他刻苦努力,最终成功登上了轲丘之巅。
1. 轲丘之辱
2. 登轲丘
3. 车轲
轲丘的近义词有:軻邱、五台山
轲丘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