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蠟的意思、刻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蠟的解釋

刻燭。相傳古人在蠟燭上刻度計時。 唐 韓偓 《妬媒》詩:“多為過防成後悔,偶因翻語得深猜。已嫌刻蠟春宵短,最恨鳴珂曉鼓催。應笑 楚襄 仙分薄,日中長是獨裴回。”蠟,一本作“ 燭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刻蠟"指古人在蠟燭上刻劃标記以計算時間的行為,與"刻燭"同義。該詞源于唐代詩人韓偓《妬媒》詩句"已嫌刻蠟春宵短",其中"蠟"通"燭",指蠟燭燃燒時通過刻度判斷時間流逝(見、4、8)。

二、文化背景

  1. 計時原理:古代夜間常用蠟燭燃燒速度來估算時間,每燃燒一段刻度約為一刻(約15分鐘)。
  2.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常用來比喻短暫的美好時光,如宋代李邦獻《菩薩蠻》中"薰沈刻蠟工夫巧"描繪細膩的時間感知。

三、相關延伸

需注意該詞現代已罕用,主要出現在古籍和詩詞研究中。以上信息綜合自唐代至宋代詩文用例及古代計時制度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蠟》是什麼意思

《刻蠟》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蠟質表面被刻上花紋或圖案的物品。它常常用于形容蠟燭或蠟像等藝術品,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蠟》這個詞的首字部首是刀,次字部首是蟲。它們分别代表着利器和蟲類。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5畫。

詞源

《刻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人們使用刀具在蠟質表面雕刻出各種圖案或形象,以展示技藝或作為禮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藝術形式逐漸被稱為“刻蠟”。後來,這個詞就成為了形容具備類似特征的物品的代名詞。

繁體字

《刻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刻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刻蠟》在古代常被寫作「刻蠟」或「刻蝋」。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刻蠟》的例句:

  1. 她用匕首刻蠟,制作了一隻精美的蠟像。
  2. 這座古老的寺廟裡陳列着許多刻蠟的佛像。
  3. 這個蠟燭上刻蠟的花紋非常精細。

組詞

與《刻蠟》相關的詞彙有:

  1. 蠟像,蠟燭,蠟狀,蠟質,刀工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刻刀、雕刻、切割

反義詞:平滑、光滑、無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