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pular science film] 用于進行科學知識教育的影片
亦稱“ 科教影片 ”。科學教育影片的簡稱。《人民日報》1975.9.26:“科教影片在為工農兵服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人民文學》1981年第6期:“拍科教片的同志也開拍了。”
科教片,全稱“科學教育片”,是以電影或視頻為載體傳播科學知識、推廣技術經驗的教育形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功能
科教片通過影像手段傳輸科學文化知識,服務于社會生活和學習,涵蓋自然科學、人文曆史、技術工藝等多領域,如天文、生物微觀世界、數學物理等。
分類與形式
根據用途可分為:
特點與要求
強調科學性(内容嚴謹準确)與教育性(易于理解),同時需兼顧藝術表現力,如通過紀錄片、散文甚至喜劇形式呈現(如《車床的喜悅》)。
應用場景
廣泛應用于學校教學、科普宣傳、技術培訓等場景,尤其在農業技術推廣(如種植方法)、自然知識普及(如南美雨林紀錄片)中作用顯著。
示例與影響
經典科教片通過生動案例傳遞知識,例如解釋生态保護的《鳥島》,或指導農民科學種植的農業科教片。
科教片是指科學教育片,是通過電影、電視等媒體形式,以科學知識為主題,通過故事情節和圖像展示等方式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一種教育工具。
《科教片》由兩個部分組成:科(部首:白)和教(部首:攴,又稱教聲旁)。
科的筆畫數為9,教的筆畫數為11。
科教片一詞起源于中國大陸,在20世紀60年代初由國家*********提出。最初的科教片是以實驗室的現場拍攝和錄音為主的紀錄片形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更加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片。
科教片的繁體字為「科教片」。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科教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科”字的古代寫法中,上方的半包圍結構是由兩條彎曲的直線構成,而不是現代的橫向線條。另外,“教”字的古代寫法中,攴部的筆畫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1. 這部科教片通過跟隨主角的冒險,生動地解釋了地球磁場的作用。
2. 學生們觀看了幾部生動有趣的科教片後,對物理學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
- 科學教育
- 科學知識
- 教育工具
- 電影
- 電視
- 媒體形式
- 科普片
- 科學普及片
- 動畫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