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籍的意思、科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籍的解釋

(1).指登科錄之類。 明 李東陽 《送喬生宇歸樂平》詩:“我友中書君,十年抗師席。當時門下士,往往繼科籍。”

(2).指 明 清 時代六科給事中官署中的簿冊檔案。《明史·職官志三》:“凡日朝,六科輪一人立殿左右,珥筆記旨。凡題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閣,備編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籍”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制度定義 “科籍”指古代科舉制度下官方登記考生資格的名冊系統。《漢語大詞典》釋為“科舉考試中登記考生資格、成績的官方檔案”。此制度始于隋唐,考生需通過籍貫審查、身份核驗後方可入籍,獲得參與科舉的合法身份。

二、功能演變 據《中國科舉制度通史》記載,科籍在宋代形成層級管理體系:州府設“草籍”初審考生資質,禮部存“正籍”作終審依據。至明清時期,該系統發展為包含考生三代履曆、師承關系的完整檔案,有效防範冒籍應試。明代文獻《科場條例》特别強調“無籍者不得與試”,突顯其準入控制功能。

三、文獻學延伸 清代考據學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将“科籍”概念引申,喻指學術傳承的譜系記載:“凡學派之立,必有科籍可考,猶科舉之籍紀其實也”。這種用法強調學術脈絡的系統性和可追溯性,常見于清代學術史著述。

主要參考資料: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1993)商務印書館
  2. 張希清《中國科舉制度通史》(2017)上海人民出版社
  3. 章學誠《文史通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科籍”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科舉考試相關的名冊

指科舉制度中及第者的名錄,即記錄通過科舉考試被錄取人員的官方檔案。例如明代李東陽在《送喬生宇歸樂平》詩中提到“當時門下士,往往繼科籍”,即用“科籍”代指科舉功名。這一含義也延伸為官員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為科舉是古代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名冊上的記錄直接關聯仕途。

二、明清官署的檔案簿冊

特指明清時期六科給事中官署中的文書檔案。據《明史·職官志》記載,六科負責記錄朝廷事務,每日題奏文件需附入“科籍”,并定期移交内閣存檔。這類檔案主要用于政務管理和曆史編纂。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的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非敝腸補白本不露神色才德腸肥腦滿憃拙怠安大姨典範抵擊蛾黃防滅方外人改絃易轍官費貫轶呱泣詭形毂交蹄劘鍋夥國家灏汗皇荂喤呷緩留胡簋笏囊匠指蠒素截頭路九醞法舉名鈞帖科髻枯形爛料立秋麓林蜜橘磨礲淬勵旁國盤龍之癖破道乾隔澇漢子喬樣勢乞伏擎跽聖喆申寫收頭衰蓬霜廷算進索絶探頭探腦危絃獻殷勤霄宇謝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