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籍的意思、科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籍的解釋

(1).指登科錄之類。 明 李東陽 《送喬生宇歸樂平》詩:“我友中書君,十年抗師席。當時門下士,往往繼科籍。”

(2).指 明 清 時代六科給事中官署中的簿冊檔案。《明史·職官志三》:“凡日朝,六科輪一人立殿左右,珥筆記旨。凡題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閣,備編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籍”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科舉考試相關的名冊

指科舉制度中及第者的名錄,即記錄通過科舉考試被錄取人員的官方檔案。例如明代李東陽在《送喬生宇歸樂平》詩中提到“當時門下士,往往繼科籍”,即用“科籍”代指科舉功名。這一含義也延伸為官員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為科舉是古代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名冊上的記錄直接關聯仕途。

二、明清官署的檔案簿冊

特指明清時期六科給事中官署中的文書檔案。據《明史·職官志》記載,六科負責記錄朝廷事務,每日題奏文件需附入“科籍”,并定期移交内閣存檔。這類檔案主要用于政務管理和曆史編纂。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的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籍》的意思

《科籍》是指保存着科舉考試及相關考試成績等内容的冊籍。它記錄着古代中國科舉制度中的考生名字、籍貫、考試成績等重要信息。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主要渠道,科籍對于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來說有着重要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籍》一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禾」和「竹」,分别代表着農業和文學。它由15畫組成,屬于較複雜的漢字。

來源

《科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于隋唐時期,封建統治者采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通過參加科舉考試,考生可以獲得官職晉升的機會。《科籍》作為記錄考生信息的冊籍源于這一曆史背景。

繁體

《科籍》的繁體字為「科輯」,保留了原詞的意思和形态,隻是筆畫形狀稍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科籍」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寫法中的「科」更接近「禾」,表示禾谷的事物;而「籍」則更接近「竹」,表示竹簡的形狀。這種字形是由于古代文化演變和書寫方式的改變。

例句

1. 在科籍中,這位考生的成績名列前茅。

2. 科籍是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标志。

組詞

1. 科舉:古代中國的考試制度。

2. 科考:科舉考試。

3. 科場:進行科舉考試的場所。

近義詞

考籍、舉籍、錄籍

反義詞

非籍、倒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