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肌的意思、刻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肌的解釋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後漢書·梁統傳》:“ 五帝 有流、殛、放、殺之誅, 三王 有大辟、刻肌之法。” 李賢 注:“刻肌謂墨、劓、臏、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文獻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古代刑罰含義(主流解釋) 根據、、等高權威性網頁記載,“刻肌”特指中國古代四種肉刑:

  1. 墨刑:在面部刺字塗墨;
  2. 劓刑:割去鼻子;
  3. 膑刑:削去膝蓋骨;
  4. 刖刑:砍斷足部。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梁統傳》:“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李賢注明确指出其指代上述刑罰,屬于古代刑法體系中的嚴酷手段。

二、成語延伸含義(較少見) 部分文獻(如)提到“刻肌”被引申為成語,比喻“關系密切且深入了解”,類似“刻骨銘心”。但更權威的詞典(如)顯示,實際成語應為“刻肌刻骨”,出自曹植《上責躬應紹詩表》,形容感受極為深刻,如“此事真可為刻肌刻骨者也”。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其含義。若涉及古代法制内容,優先采用刑罰釋義;若為文學表達,則需确認是否為“刻肌刻骨”的簡寫或誤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肌的意思

刻肌是一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體肌肉經過鍛煉或訓練後顯露出的輪廓和線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肌由“刂”和“肌”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9畫。

來源

刻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和藝術表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體肌肉被視為健康、力量和美的象征,因此人們常常通過鍛煉和訓練來塑造自己的肌肉,以展示他們的力量和美感。刻肌這個詞就是從這種文化背景中衍生出來的。

繁體

刻肌的繁體字為「刻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刻肌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刻肌可以寫作「刻肌」,但漢字的書寫形式隨時間變化,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例句

1. 他通過每天的健身訓練,成功刻肌,展現出強壯的身體。

2. 這位運動員的刻肌效果非常好,肌肉線條十分明顯。

組詞

1. 健身刻肌

2. 刻肌訓練

3. 刻肌效果

近義詞

刻肌的近義詞包括:塑形、塑身、鍛煉、鍛造肌肉。

反義詞

刻肌的反義詞可以是:松弛、消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