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苛急的意思、苛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苛急的解釋

苛刻而急切。《資治通鑒·漢哀帝建平三年》:“ 嘉 以時政苛急,郡國守相數有變動,乃上疏。”《宋史·王嗣宗傳》:“侍禦史 路沖 知州事,為政苛急,盜賊羣起。” 明 張居正 《答巡撫郭華溪書》:“此事若非縣令苛急,賊亦未必遽叛。” 田志松 《統一是中國曆史發展的主流》:“在 秦 末,由于徭役苛急……激起了農民的反抗鬥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苛急”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核心釋義

“苛急”是一個形容詞,指苛刻急切、嚴厲急躁。它強調在處理事務或對待他人時,要求過于嚴酷且缺乏耐心,常帶有不近人情、急于求成的意味。

二、詳細解析

  1. 語義構成

    • “苛”:本義為“小草”,引申為瑣碎、繁重,後指要求過嚴、刻薄。如《說文解字》釋“苛”為“小草也”,段玉裁注:“引申為瑣碎之稱。”
    • “急”:指緊迫、急躁,強調時間或态度上的急促性。

      二者結合,形容以嚴苛标準急切強求他人或事物 的狀态。

  2. 用法特點

    • 對象範圍:多用于描述政策、法令、管理方式或人的性格。

      :苛急之政(苛刻急躁的政策)、性情苛急(性格嚴厲急躁)。

    • 情感色彩:含明顯貶義,暗指缺乏寬容與理性。
  3. 經典出處與例句

    • 古代文獻:

      《漢書·循吏傳》載:“(暴勝之)為政苛急,擅殺二千石。” 描述官吏施政嚴酷急躁,濫用職權。

    • 現代用例:

      “公司考核制度過于苛急,員工壓力倍增。”

三、權威詞典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為“苛刻而峻急”,強調嚴酷性與緊迫感并存 。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苛刻急躁”,突出不近人情與情緒化特征 。

  3. 《辭源》(第三版):

    注“苛”為“煩瑣、苛刻”,“急”為“迫切、嚴厲”,整合為“嚴刻峻急” 。

四、相關詞對比

近義詞 差異點
嚴苛 側重标準過高,未必含“急迫”
峻急 強調嚴厲迅疾,多用于性情
反義詞
寬和 寬容溫和
舒緩 從容和緩

五、使用場景警示

該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如:

參考資料: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23.
  3. 何九盈等修訂.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苛急”是一個漢語詞彙,結合曆史文獻和詞典解釋,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基本解釋

苛急(kē jí)指政策或行為既苛刻又嚴酷急切,通常用于形容治理方式或法令過于嚴苛、壓迫性強。


字義拆解

  1. 苛(kē):
    • 本義:小草(《說文解字》),後引申為“瑣碎、繁雜”,如“苛禮”。
    • 核心含義:形容嚴厲、嚴酷,如“苛政猛于虎”中的壓迫性政策。
  2. 急:
    • 指急切、緊迫,此處強調執行手段的嚴酷性,如“急政”指急于求成的暴政。

曆史用例

  1. 古代治理:
    • 《資治通鑒》記載漢代官員因“時政苛急”而上書勸谏;
    • 《宋史》提到官員“為政苛急”導緻盜賊群起。
  2. 詩詞引用:
    • 唐代王炎詩句“行行即下車,嘯諾解苛急”,反映對苛政的批判;
    • 金代胥鼎“慈柔難禁暴,苛急必傷生”,強調苛政對民生的危害。

現代應用

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描述高壓政策導緻的社會矛盾。例如秦末因“徭役苛急”引發農民起義(參考現代學者田志松的論述)。


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或語義演變,可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資治通鑒》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卬食敗沮怅觸疢疠嗤诋褫缺春影處石倒賣丁倒诋異東床嬌婿厄急反系腹膜過幸和好合莫後筵黃圖回衺嘉賴解罷解決京朝境遇機體絶闆叩辭厘捐利孔柳絮風曆物吏垣柰林逆先跑驢篷舟飄揚阡阡青珥凄序曲躬镕冶軟輪車桑疇省門聲讨樞密院通才碩學彤芝蓋頽裂完璧亡藝亡狀香蔓先令書閑溜消夜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