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苛急的意思、苛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苛急的解释

苛刻而急切。《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三年》:“ 嘉 以时政苛急,郡国守相数有变动,乃上疏。”《宋史·王嗣宗传》:“侍御史 路冲 知州事,为政苛急,盗贼羣起。”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郭华溪书》:“此事若非县令苛急,贼亦未必遽叛。” 田志松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 秦 末,由于徭役苛急……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苛急”是一个汉语词汇,结合历史文献和词典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解释

苛急(kē jí)指政策或行为既苛刻又严酷急切,通常用于形容治理方式或法令过于严苛、压迫性强。


字义拆解

  1. 苛(kē):
    • 本义:小草(《说文解字》),后引申为“琐碎、繁杂”,如“苛礼”。
    • 核心含义:形容严厉、严酷,如“苛政猛于虎”中的压迫性政策。
  2. 急:
    • 指急切、紧迫,此处强调执行手段的严酷性,如“急政”指急于求成的暴政。

历史用例

  1. 古代治理:
    • 《资治通鉴》记载汉代官员因“时政苛急”而上书劝谏;
    • 《宋史》提到官员“为政苛急”导致盗贼群起。
  2. 诗词引用:
    • 唐代王炎诗句“行行即下车,啸诺解苛急”,反映对苛政的批判;
    • 金代胥鼎“慈柔难禁暴,苛急必伤生”,强调苛政对民生的危害。

现代应用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描述高压政策导致的社会矛盾。例如秦末因“徭役苛急”引发农民起义(参考现代学者田志松的论述)。


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或语义演变,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资治通鉴》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苛急

苛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形容对人对事要求过分苛刻,追求过高的速度和效果。

拆分部首:苛(㔾)+ 急(忄)

笔画:苛有9画,急有9画。

来源:苛急最早出自《韩非子·孤愤》:“苛急之气,交以水火决,终敝其形。”意为过分追求完美和效果,结果可能损害自身。

繁体:苛急的繁体字为「苛急」,与简体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文中写作「苛疾」或「苛戾」。

例句:
1. 他对自己要求过于苛急,经常加班加点追求完美。
2. 领导对项目进度要求太苛急,导致团队成员压力很大。
3. 他的苛急心态让大家感到压力,却无法更快地完成任务。

组词:苛求、苛责、苛刻、急迫、急切、急于、急着

近义词:苛刻、苛求、着急、焦急

反义词:从容、宽厚、随和、不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