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铿鍧的意思、铿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铿鍧的解釋

(1).形容聲音洪亮。《文選·班固<東都賦>》:“鐘鼓鏗鍧,管弦燁煜。” 李周翰 注:“鏗鍧,聲也。” 唐 白行簡 《三夢記》:“羣女旋進,金石絲竹鏗鍧,震響中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江右遊日記》:“入一門,黑暗漫無所睹,但聞傳響鏗鍧,比明處更宏遠。” 清 缪锺渭 《紀大東溝戰事吊鄧總兵世昌》詩:“兩軍鏖戰洪濤中,雷霆鏗鍧天異色。”

(2).形容文詞铿锵有力。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兄 勔 及 劇 ,磊落詞韻,鏗鍧風骨,皆九變之雄律也。” 宋 劉克莊 《<辛稼軒集>序》:“公所作大聲鏜鎝,小聲鏗鍧,橫絶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清 宋荦 《漫堂論詩》:“獨 唐 人諸體鹹備,鏗鍧軒昂,為風雅極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铿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ēng hōng(或作kēng hóng),主要用于以下兩種釋義:

  1. 形容聲音洪亮或震撼
    多用于描寫鐘鼓、金石等器物發出的響亮聲音。例如:

    • 班固《東都賦》中“鐘鼓鏗鍧,管弦燁煜”,指鐘鼓聲洪亮;
    • 清代詩句“雷霆鏗鍧天異色”,形容戰場聲勢震撼。
  2. 形容文辭铿锵有力
    指文章或言辭節奏鮮明、氣勢雄渾。例如:

    • 白行簡《三夢記》用“金石絲竹鏗鍧”比喻詩文韻律感;
    • 該用法在現代文學中較少見,多見于古典文獻。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铿鍧」的意思

「铿鍧」是一個中文詞彙,用來形容金屬器物撞擊、碰撞發出的聲音。它可以用來描繪響亮、清脆、銳利的聲音,也可以形容氣勢磅礴、震耳欲聾的聲音。

「铿鍧」的部首和筆畫

「铿鍧」的部首是「金」字部,表示跟金屬相關。它的拆分部首是「钅」,意為金屬。它的總筆畫數為23畫。

「铿鍧」的來源與繁體

「铿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鐵器撞擊聲音。在古代,鐵器是一種重要的材料,用于制作兵器、器皿等各種用途。當兩件鐵器相撞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就像「铿鍧」一樣。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用來形容其他金屬器物的聲音。

在繁體中文中,「铿鍧」的字形為「鏗鑼」,拆分部首和總筆畫數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铿鍧」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文獻記載,「铿鍧」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仍然相同。

「铿鍧」的例句

1. 刀劍相交,發出一陣陣铿鍧之聲。

2. 風吹過竹林,發出铿鍧作響的聲音。

3. 戰鼓擂響,铿鍧聲震耳欲聾。

「铿鍧」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铿锵(指音樂、聲音有力而有節奏)、鍧铙(指金屬器物撞擊之聲)。

近義詞:叮當(形容金屬碰撞發出的聲音)。

反義詞:寂靜(指沒有聲音或安靜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