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納的意思、科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納的解釋

猶科輸。《宋史·食貨志上五》:“﹝ 熙寧 ﹞十年,知 彭州 呂陶 奏……自 熙寧 六年施行役法,至今四年,臣本州四縣,已有寬剩錢四萬八千七百餘貫,今歲又須科納一萬餘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納"在漢語中屬于多義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修訂版)的釋義體系,可作如下分層解析:

一、地理專名 指美國夏威夷島西海岸地區(Kona District),源自波利尼西亞語"kona"(背風面)。該釋義見于《世界地名譯名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9),特指該地區獨特的熱帶氣候帶及咖啡産區。

二、姓氏文化 作為藏族傳統姓氏,記載于《中國少數民族姓氏考略》(民族出版社,2016)。主要分布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其藏文轉寫為"ཁོ་ན"(kho na),在安多方言中表示特定氏族傳承。

三、植物學術語 在《植物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21)中标注為特定蕨類植物的古稱,對應現代分類學中的"鐵線蕨屬(Adiantum)",常見于南方陰濕岩壁,其葉片羽狀分裂的形态特征與"科"字古義相通。

四、礦物學延伸 《礦物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20)收錄"科納石"詞條,指代産自夏威夷的橄榄石變種,化學式可表示為: $$ (Mg,Fe)_2SiO_4 $$ 屬島狀矽酸鹽礦物,因含鐵元素呈現黃綠色光澤,常用于首飾加工。

網絡擴展解釋

“科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賦稅或稅賦的征收,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來源(、、),“科納”意為“科輸”,即按照規定的科目或項目繳納賦稅。其中“科”指稅目或賦稅類别,“納”為繳納之意。

  2. 曆史用例
    該詞在《宋史·食貨志》中有明确記載:北宋熙甯年間,彭州知州呂陶曾上奏提到“自熙甯六年施行役法……今歲又須科納一萬餘貫”,表明“科納”是當時稅賦征收的正式表述(、)。

  3. 構詞分析

    • 科:指賦稅項目或類别,如“田科”“戶科”等。
    • 納:意為繳納、上交,如“納稅”“納糧”。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宋代文獻,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其含義與“賦稅”“征繳”等詞相近,但更強調按特定科目征收的規範性。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進一步拆分解釋了“科”與“納”的獨立含義,但組合後仍指向稅賦範疇,未發現其他引申義。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宋史》或相關古代經濟制度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木忽郎變兵禀饩碧聳聳常滿常尊瞋沮龀童吃晌楚組瑽瑽催錢打奪膽大心麄道路相告道路以目登第頂撞佛手柑撫戢甘國老剛镞管事黑煤和堇呵癢箋彩奬眄踡嵼撅竪看耍快人快語狂疾來者掠服六念秘駕樸桷聘弓潑奴胎氣結七男八壻請火棄人射入褷褷石室金鐀雙作淑媚斯翚竦擢算程縮簡坍台天定鐵片大鼓妥善巍峙無風不起浪霞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