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躬的意思、克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躬的解釋

嚴格要求自己。《隋書·皇甫績傳》:“ 績 嘆曰:‘我無庭訓,養於外氏,不能剋躬勵己,何以成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克躬”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克”與“躬”二字組成,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綜合考釋。

一、字義解析

  1. 克:本義為“勝任”,《說文解字》釋為“肩也”,後引申為“約束”“克制”之意,如《論語·顔淵》載“克己複禮為仁”。
  2. 躬:指“身體”,《爾雅·釋诂》注“躬,身也”,後延伸為“親自”“自身”之義,如《詩經·衛風》雲“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二、詞義考據 “克躬”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釋為“約束自身”,強調以自我約束達到德性修養,如《後漢書·張衡傳》“雖克躬以勵己,猶進退之維谷”即用此義。《辭源》則補充其可表“恭敬謹慎”之态,如《魏書·高允傳》“克躬慎行,有古人之風”。

三、文獻用例 該詞多用于儒家典籍及史書,含道德勸誡色彩。例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批注“克躬者,修己以敬也”,強調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克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嚴格要求自己,強調自我約束和自律精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根據《隋書·皇甫績傳》記載,皇甫績曾感歎:“我無庭訓,養于外氏,不能克躬勵己,何以成立?” 這裡的“克躬”指通過自我約束和努力來提升品行,體現了對自身行為的高标準要求。

  2. 詞源與用法

    • “克”有“克制”“克服”之意,“躬”指自身,組合後強調從内在約束自己。
    • 該詞多用于描述個人修養,常見于古代文獻或強調自律的語境中,如“克躬勵己”即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3. 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下,“克躬”可引申為對工作、學習等領域的嚴謹态度,例如“克躬盡瘁”表達全身心投入的奉獻精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隋書》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本規步軍彩號恻隱之心嗤溜穿穴逾牆觸楣頭調革丁丑哆嗦方舟飛誣賦稅趕即公明正大過秦論核試驗回漩加急江都鲛盤濟成結帳鲫瓜子極谏金黛經綸濟世浸想盡義務機師口嘴蘭膏爛熳天真醂柹緑毛叟買牛賣劒眉間鎖乾修飒剌剌神明甚休柿蔕市算失位四窮松大天成地平銅身妥靠惘然晩香未形之患文謅物端霧散雲披鄉仰仙人欹器仙人栽豆邪淫西門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