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考辭的意思、考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考辭的解釋

(1).亦作“ 考詞 ”。古代6*考核官吏成績的評語。《舊唐書·穆宗紀》:“貶考功員外郎 李渤 為 虔州 刺史,以前書宰相考辭太過,宰相 杜元穎 等奏貶之。”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下:“ 唐 考功法,雖執政大臣,皆有考詞,亦有賜考者,亦有自書其考者。”《宋史·職官志三》:“舊制,考課院其定殿最皆有考辭。 元豐 官制行,悉罷。”

(2).謂考慮選取恰當的辭句。《文選·陸機<文賦>》:“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呂延濟 注:“考摘清濁之詞以就班類而綴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考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考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成語含義:審查和考證文辭

  1. 基本含義
    指對文辭進行仔細審查和考證,以确保其準确性與合理性。其中“考”為審查、考證,“辭”指文辭或文字。這一用法常見于學術或文學創作領域,強調對文字表達的嚴謹性。

  2. 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後漢書·藝文志》中“考辭,審也”的記載,後逐漸演變為成語,用于形容學者或文人對文字的審慎态度。


二、古代官吏考核術語

  1. 作為考核評語
    在古代官僚制度中,“考辭”亦作“考詞”,指對官吏政績的官方評語。例如《舊唐書》記載,李渤因書寫宰相考辭過當而被貶官,說明其作為考核結果的嚴肅性。

  2. 文學創作中的引申義
    陸機《文賦》提到“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此處指寫作時推敲、選擇恰當的辭句,強調用詞的精準與條理性。


“考辭”既可指學術領域對文字的嚴謹考證,也可指古代官吏的考核評語,或文學創作中的辭句推敲。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考辭的意思

《考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考”是動詞,表示思考、審視、探究,而“辭”是名詞,表示言辭、辭令。因此,“考辭”可以理解為“思考言辭”或者“審視辭令”的意思。

考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漢字索引,漢字“考”的部首是“老”,而字“辭”的部首是“辛”。“考”共有4筆,而“辭”共有8筆。

考辭的來源

《考辭》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是指李斯對于文字的嚴格考察和評判。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泛指對文辭的思考和研究。

考辭在繁體中的寫法

在繁體字中,“考辭”可以寫作“考辭”,兩個字形狀和意思與簡體字相差無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考”字的古代寫法為“丂”,而“辭”字的古代寫法為“辝”。

例句

1. 他将李斯的《谏逐客書》作為考辭之作進行深入研究。

2. 學者在研究古代辭章時,常常需要借助《考辭》這類專門的文獻。

組詞

考辭研究、考辭學、考辭家、考辭手冊

近義詞

考辨、考察、考訂、考證

反義詞

附和、納谏、從俗、傳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