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扛擡的意思、扛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扛擡的解釋

謂共同用手或肩膀搬東西。《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殺》:“凡有倒死水黃牛隻,不以遠近須令牛主扛擡赴官相視過,方許開剝。”《水浒傳》第十八回:“隨即把 白勝 頭臉包了,帶他老婆,扛擡贜物,都連夜趕回 濟州 城裡來。”《儒林外史》第三回:“衆人七手八腳将他扛擡了出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扛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均與“搬運”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共同搬運
    指多人用手或肩膀合力搬動物體,常見于古典文獻。例如:

    • 《元典章·刑部十九》提到“扛擡死牛赴官檢驗”;
    • 《水浒傳》第十八回描述“扛擡贓物”;
    • 《儒林外史》第三回記載“衆人七手八腳扛擡”。
  2. 單字拆分

    • 扛(káng):用肩膀承擔物體(如“扛槍”),或引申為支撐、忍耐(如“扛不住寒冷”);
    • 擡(tái):同“擡”,指用手舉或搬動物體。

二、争議與補充

  1. “吵架”義項存疑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5)提到“扛擡”可指“吵架”,但此解釋缺乏文獻佐證,可能是對詞義的誤讀或方言用法,需謹慎對待。

  2. 相關成語
    與“扛”相關的成語如“力能扛鼎”“扛鼎拔山”,均強調力量或責任承擔。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用例,可參考《元典章》《水浒傳》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扛擡

扛擡(káng tái)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用雙手或肩膀承載、舉起沉重的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扛擡由兩個部首組成:扌和曷,分别表示“手”和“曷”。根據康熙字典,扛擡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扛擡”一詞最早出現在《集韻》一書中,成為後來的正式詞彙。這是中國古代農民用來描述用手或肩膀來搬運、擡舉重物的動作。

繁體

在繁體字中,扛擡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說文解字》的記載,扛擡的古漢字書寫形式為“摃擡”,在現代漢字中簡化為“扛擡”。這些古代書法形式反映了漢字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例句

1. 工人們揮汗如雨,扛擡着重型建材。

2. 他一隻手扛擡着一箱水果,毫不費力。

3. 農民用肩膀扛擡着收獲的莊稼,歡笑着返回村莊。

組詞

1. 扛運:用肩膀或手臂搬運重物。

2. 扛鼎:形容極其努力或有成就。

3. 托舉:用手臂或雙手支撐或舉起物體。

近義詞

1. 扛擡:和扛擡的動作相似,都是用手或肩膀舉起沉重的物體。

2. 擡舉:和扛擡的含義相近,都表示舉起物體。

反義詞

放下:表示停止承載或舉起物體,與扛擡的動作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