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康食的意思、康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康食的解釋

足食。《書·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絶,故天棄我不有康食。” 清 顧炎武 《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詩:“必有康食年,《河》《洛》待明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康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底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個層面進行解析:

  1.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康:本義指道路暢通無阻,引申為安甯、安樂、健康、豐足、廣大等義。《說文解字》釋“康”為“穀皮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安樂”之義。
    • 食:本義指食物,也指吃的行為,引申為俸祿、給養。
    • 康食:結合二字,其核心含義指能使身體安康、生活豐足的食物或給養。它強調的不僅是維持生存的食物,更是指能帶來健康、安樂和富足生活的優質飲食或物質保障。
  2. 典籍用例與具體内涵:

    • 君王賜予的優厚俸祿/給養:在古代文獻中,“康食”常特指君主賞賜給賢能之士或功臣的豐厚俸祿或食物,使其生活安康富足,無後顧之憂,專心為政或治學。
      • 例:《尚書·洪範》記載周武王向箕子詢問治國常理,箕子提出“洪範九疇”,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甯,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裡的“康甯”雖非直接使用“康食”一詞,但“康”所包含的“安、樂、健康”之義是“康食”追求的目标狀态。後世常将優厚的待遇視為使人達到“康甯”狀态的手段。
      • 例:《周禮·天官·内饔》鄭玄注(轉引古籍或古義)有提及君王對賢者賜予“康食”以示優待的記載(具體上下文需查考《周禮》注疏)。這體現了“康食”作為優渥待遇的用法。
    • 滋養身體、使人安康的食物:在更普遍的意義上,“康食”指那些有益于身體健康、能強健體魄、延年益壽的食物。這層含義更貼近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追求。
      • 例:中醫養生和食療文化中,雖然沒有高頻直接使用“康食”這個合成詞,但追求“食飲有節”、“五谷為養”等理念,其目标正是通過恰當的飲食(即廣義的“康食”)來達到“康甯”的狀态。
    • 豐足的食物/糧食:“康”有豐足、富饒之意,“康食”亦可理解為豐盛、充足的食物或糧食儲備,是生活安定的基礎。

“康食”一詞融合了物質保障與健康追求的雙重意義。在古代語境中,它常特指君王賜予的優厚俸祿或給養,用以保障賢能之士的生活安康富足。在更廣泛的含義上,它指任何能滋養身體、促進健康、帶來安樂生活的食物或豐足的生活資料。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飲食與健康、物質保障與精神安樂之間密切關系的深刻認識。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康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時代背景進行區分:

  1. 古代釋義:足食(基本生活保障)

    • 本義指糧食充足,最早見于《尚書·西伯戡黎》“天棄我不有康食”,此處“康食”指國家因君主失德導緻民生困頓,失去豐足的食物。清代顧炎武在詩句“必有康食年”中也延續此意,強調糧食豐收對社稷的重要性。
  2. 現代引申:健康飲食(營養科學概念)

    • 當代語境中,“康食”多指有益健康的膳食,強調科學搭配與營養均衡,如“選擇健康食品”“天然健康食品的研究”等用法。這一含義常見于保健、食品行業及健康科普場景。

辨析提示:古籍中的“康食”多與民生經濟相關,側重物質層面的充足;現代用法則聚焦個體健康,屬于營養學範疇。兩種含義反映了語言隨時代演變的特征,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罷勌别分裁縫長麗朝出夕改車塵馬足成門戶敕額籌商打簇打羅道穿掂度抵押獨出機杼二象鳳愁鸾怨福佑跟底根皮,根被晷候歸孫顧循寒單溷溷降敕極崇擊咎精麄驚耳駭目咎吝舉主卡路苦苦孜孜哭靈臨祭流浪龍套内睦藕粉辟水犀乾裂青衫球仗豈有此理若曹三寝上蓋升列食不裹腹試廳舒散梳妝台四腳蛇通信員萬語千言相藍相善小轎車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