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撫救助。《書·蔡仲之命》:“康濟小民,率自中。” 清 趙翼 《奉命出守鎮安》詩:“多少蒼生待康濟,始憐試手乏牛刀。”
(2).指安民濟世。《北齊書·武帝紀》:“君有康濟才,終不徒然。”
(3).保養。 宋 蘇轼 《留别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 宋 李光 《與趙元鎮書》:“有病固當攻以藥石,然不若調飲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濟上策也。”
“康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 安撫救助
源于《尚書·蔡仲之命》中“康濟小民,率自中”,指通過中正之道安撫百姓、救助困苦。清代趙翼詩句“多少蒼生待康濟”也體現了這一含義,強調對民衆的關懷與救濟。
2. 安民濟世
《晉書·武帝紀》提到“康濟寓内”,指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宏觀抱負,如《北齊書》中“君有康濟才”即贊譽治國安邦的才能。
3. 保養調理
宋代蘇轼詩句“康濟此身殊有道”引申為對身體的調養,體現從社會關懷到個人修養的語義擴展。
其他補充
不同文獻對“康濟”的側重略有差異,但核心均圍繞“安定”與“救助”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康濟》(kāng jì)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指安撫、救濟、援助、慰問等。該詞常用于表示對某人困境或苦難的關懷和幫助。
《康濟》由兩個漢字組成:康和濟。
康的部首是廣,筆畫數是康:5劃。
濟的部首是氵,筆畫數是濟:9劃。
《康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康有治愈、安撫的意思,濟有救濟、援助的意思。現代漢字簡化後,康濟被合并成一個漢字。
在繁體字中,《康濟》的寫法和簡體字相似,沒有特殊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據記載,《康濟》在古代通常寫為「康濟」。
1. 在地震發生後,志願者們紛紛前往災區給受災群衆康濟。
2. 他出錢出力為貧困家庭提供康濟。
3. 通過社會組織的幫助,她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的康濟。
康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不常見于組詞中。
康濟的近義詞包括救助、援助、慰問、關懷等。
康濟的反義詞包括不理睬、冷漠、無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