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局滞的意思、局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局滞的解釋

(1).局限停滞。 明 宋濂 《瑤芳樓記》:“苟局滞於一室間,適其意則有之,而蹈道則未也。” 明 方孝孺 《讀<博物志>》:“君子之學貴乎博而能約,博而不得其要,則渙漫而無歸;徒約而不盡乎博,則局滞而無術。”

(2).呆闆。 明 李東陽 《書顔魯公祭文稿後》:“書家者流,或頗疑其局滞。”

跼滞:拘泥呆闆。 明 李東陽 《匏翁家藏書序》:“彼才之弗逮者,麄淺跼滞,欲進而不能強其或過之。不失之奇巧則失之詰屈;不失之誇誕則汗漫而無所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局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ú zhì,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局限停滞
    指事物發展或思維受到限制,無法突破或前進。例如:

    “君子之學貴乎博而能約,博而不得其要,則渙漫而無歸;徒約而不盡乎博,則局滞而無術。”
    ——明·方孝孺《讀<博物志>》

  2. 呆闆、拘泥
    形容行為或表達方式不夠靈活,缺乏變通。例如:

    “書家者流,或頗疑其局滞。”
    ——明·李東陽《書顔魯公祭文稿後》


二、文獻例證與用法


三、總結

“局滞”一詞結合了客觀的停滞與主觀的呆闆,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其使用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見,但在分析古文或特定領域(如書法評論)時仍有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局滞的意思

《局滞》是一個形容詞,具有困頓、停滞、局限的意思。它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或狀态無法順利進行、發展或推進,表達了某種局面受到限制或阻礙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局滞》中的部首分别是「屍」和「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5。

來源

《局滞》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具體的來源和由來尚未有确切的考證。但它以合理的構詞方式和基礎字義,描述了困頓和停滞的狀态。

繁體

《局滞》的繁體字為「局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局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演變過程中存在多種寫法的變化,沒有統一的規範。但大緻的寫法可能類似于「局滞」。

例句

1. 在這個經濟寒冬裡,企業面臨着************,拓展業務變得局滞。

2. 這位藝術家的創作一直局滞在傳統的形式中,缺乏創新和突破。

組詞

1. 局限:形容受到某種條件或限制,無法自由發展。

2. 停滞:形容某種狀态或情況無法繼續向前發展,陷入停頓。

3. 固滞:形容某種思維或行為停留在傳統觀念中,難以改變。

近義詞

1. 阻滞:形容被某種力量或條件阻止或拖延。

2. 坎坷:形容經曆中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

反義詞

1. 順暢:與「局滞」相反,形容情況、狀态或發展順利、無阻礙。

2. 開放:與「局滞」相反,形容環境或條件寬松開放,充滿機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