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拒險的意思、拒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拒險的解釋

據守險要;憑借險要以拒敵。《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衛将軍 董承 與 袁術 将 萇奴 拒險, 洪 不得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拒險”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軍事戰略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 指據守險要地形以抵禦敵人,常見于古代戰争描述。例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衛将軍董承與袁術将萇奴拒險,洪不得進”。其核心含義是利用地理優勢進行防禦,強調戰術層面的軍事部署。

二、現代成語用法(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形容詞性成語,意為“拒絕危險,不接受冒險挑戰”,用于形容人或團體規避風險的行為。例如:“面對未知投資,他選擇拒險觀望。”


注意: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軍事用法更為常見,而現代成語解釋可能存在争議。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專業領域(如保險行業術語“拒保”),則與“拒險”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拒險

拒險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扌(手)和八(比)。扌表示手,八表示比,合起來形成“阝”字部部首。

拒險的拼音是jù xiǎn。

“拒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章《莊子·田子方》中的一句話:“大王曰:‘其可以教人乎?’田子方對曰:‘否;至人子自拒于人乎,而後可以教人。’”意思是隻有能夠自我保護自我拒絕危險的人,才能夠教導别人。

在繁體字中,拒險字的寫法是拒險。

古代漢字寫法則是在拒字上加上風字部首,形成“風+拒”字形。

以下是“拒險”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們勇敢地拒險前行,最終成功登頂。

2. 我們不能拒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