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新唐書·高宗三女傳》:“於是推進天下士,謂儒者多窶狹,厚持金帛謝之,以動大議,遠近翕然嚮之。”
“窭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進行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根據的解釋,“窭狹”意為狹小、狹隘,常用于描述人的心胸狹窄、思想不開放或不包容。例如:
“心胸狹窄的人,雖然狹隘,但不會因為貪婪而變得狹隘;心胸寬廣的人,雖然開闊,但不會因為慷慨而變得開闊。”
這一用法強調對人的性格或思維方式的評價,常見于文學或日常語境中。
在古籍《新唐書·高宗三女傳》中,“窭狹”被解釋為“貧困”,如:
“謂儒者多窭狹,厚持金帛謝之,以動大議……”(、)
此處“窭狹”指儒生經濟狀況窘迫,需通過財物激勵來推動議政。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新唐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窭狹》是一個形容詞詞語,意思是狹小、狹窄,指的是空間狹小或局限的範圍。這個詞常用來形容環境、條件或思維的狹隘。
《窭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穴」和「犬」。它的總共有14個筆畫。
《窭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窭》的本義是指貧窮,後來引申為狹窄的意思。《狹》則表示狹窄、狹隘。在繁體字中,「窭」和「狹」分别寫作「窶」和「狹」。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窭》和《狹》的寫法有所不同。《窭》的古字形是窓床組成,在床底有一束稻草,表示窮困。《狹》在古代寫法中是由兩個犬形字組合而成。
1. 這個房間非常窭狹,隻能容下一個人。
2. 他的思想窭狹,不願意接受新的觀點。
1. 狹窄
2. 狹隘
3. 狹義
4. 窄小
5. 窄狹
1. 狹窄
2. 狹隘
3. 狹谷
4. 狹小
5. 豎眼
1. 寬敞
2. 廣闊
3. 寬廣
4. 大度
5. 開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