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宴席。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上》:“ 李尚書益 ,有宗人庶子同名,嘗姻族間有禮會,尚書歸,笑謂家人曰:‘大堪笑,今日局席兩箇坐頭,總是 李益 。’”
“局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局席指宴席或宴會,通常用于描述古代聚會、禮會等場合的宴飲活動。該詞由“局”和“席”組合而成:
這一詞彙最早見于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商上》,其中記載了一則趣事:“李尚書益,有宗人庶子同名,嘗姻族間有禮會,尚書歸,笑謂家人曰:‘大堪笑,今日局席兩箇坐頭,總是李益。’”此處“局席”即指家族聚會中的宴席。
“局席”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士族或官宦家族間的正式宴飲場合,帶有一定的禮儀性質。例如:
該詞在《因話錄》《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文獻和工具書中均有收錄,且釋義一緻。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出現在古籍或文言文研究中。
《局席》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會議桌上的座位。
《局席》的部首是「宀」和「坐」,共計10個筆畫。
《局席》是由“局”和“席”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局”表示辦公處所,“席”表示座位。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後,表示會議桌上的座位。
《局席》的繁體為「局席」。
在古時候,「局席」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會議開始後,大家按照規定坐到各自的局席上。
2. 作為會議主席,他坐在中央的局席上,主持整個會議。
1. 局面:表示一種情況或形勢。
2. 席位:表示座位的位置。
3. 制局:表示掌控、布置局面等。
4. 坐席:表示坐在座位上。
座位、席位、椅子
站立、起立
【别人正在浏覽】